一. 盤式制動器 60年代汽車工業引進前盤式制動器給汽車制動技術帶來了飛躍性進步。盤式制動器不僅能提供更短的制動距離,而且在各種制動條件下都具有更加連慣的制動性能,F在,許多汽車制造商都提供4輪盤式制動器,而且現在的盤式制動器具有更強的制動性能。 盤式制動器設計的內在優點是能夠有效散發制動過程中的摩擦熱。在強烈制動時,制動襯墊和旋轉制動表面產生的摩擦熱若得不到有效冷卻將導致制動力減弱,此時,駕駛者必須加大踩踏剎車踏板的力度,否則將導致制動距離增長,從而增加了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采用盤式制動器,由于旋轉表面暴露在空氣中并直接被通過的氣流冷卻,因此,由摩擦產生的熱量能夠得到有效的冷卻。同時,當旋轉表面由于摩擦產生的熱量而膨脹時,制動襯墊仍然自由懸浮在機架內,從而使制動襯墊和旋轉表面保持小的距離。 二. ABS、BAS、EBS和ASR 自80年代后期以來汽車技術的大成就之一就是汽車制動防抱死系統(Anti Blocking System,簡稱ABS)的實用并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剎車輔助系統BAS、電子制動系統EBS和驅動力調節裝置ASR。 1.剎車輔助系統BAS ABS能縮短剎車距離,并能防止車輛在剎車時失控,從而減少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但如果采用點剎車的辦法或剎車不夠有力,車輪就不會被抱死,ABS就沒有機會發揮作用,從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為此,汽車工程師們設計了剎車輔助系統BAS(brake-assist-system),即讓現有的ABS具有一定的智能,能測出駕駛者的緊急剎車并讓ABS工作。BAS分機械式和電子控制式兩種。機械式BAS實際上是在普通剎車加力器的基礎上稍加修改而成,在剎車力量不大時,它起到加力器的作用,隨著剎車力量的增加,加力器壓力室的壓力增大,啟動ABS。電子控制式BAS的剎車加力器上有一個傳感器,向ABS控制器輸送有關踏板行程和移動速度的信息,如果ABS控制器判斷是緊急剎車,它就讓加力器內一螺線閥門開啟,加大壓力室內的氣壓,以提供足夠的助力。 2.電子制動系統EBS 傳統的汽車制動系統管路長,閥類元件多。對于長軸距汽車或多軸汽車或汽車列車,氣體傳輸路線長,速度慢,常產生制動滯后現象,制動距離增加,安全性降低,而且制動系的成本也比較高。如果將制動系的許多閥省去,制動管路以電線代替,用電控元件來控制制動力的大小和各軸制動力的分配,便是汽車的電子制動系統EBS(Electronic Braking System)。ABS的制動系可以沿用傳統的閥類控制元件,而EBS則是完全的電控制動系統。EBS可以實現ABS的功能,只需在EBS的控制器里設計相應的防抱程序就行了。汽車制動系統的電子化,還能容易地與其它電控系統結合在一起,如汽車發動機燃油和點火的控制、主動或半主動懸架、自動換擋和防碰撞系統的控制等,為汽車實現電子化提供了良好條件。此外,EBS還具有監控作用。在汽車起步、勻速或加(減)速過程中,電子控制器還可監視各車輪的速度或加速度,一旦發現某一車輪有打滑趨勢,便可對打滑車輪實現部分制動,使其它車輪獲得更大的驅動力矩,以便順利起步或加速。同時EBS還容易實現系統的故障自動診斷,隨時將制動系統的故障通過警報系統報告駕駛員,以便及時進行修復,保證行車安全。 3.驅動力調節裝置ASR 驅動力調節裝置ASR(Antispin Regulator)主要用來防止汽車在起步、加速時車輪的滑轉,保證汽車在加速過程中的穩定性并改善在不良路面上的驅動附著條件。驅動力調節裝置又稱電子防滑系統,它還可以使無差速鎖的汽車在冰雪路面和泥濘道路上起步并改善其通行能力,還可以防止在車速較高并通過滑溜路面又轉彎時汽車后部的側滑現象。總之,ASR由于防止了車輪的滑轉,便可大限度地利用發動機的驅動力矩,保證汽車有足夠的縱向力、側向力和操縱力,使汽車在起動、轉向和加速過程中,在滑溜和泥濘路面上、在山區上下坡過程中都能穩定地行駛,既保證了行車安全,減小車輪磨損和燃油消耗,又改善了汽車的驅動性能。ASR往往是ABS或EBS的擴展,并共用它們的部件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