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大街—勝利大街—北二環路—東二環路—躍進路—體育大街—和平路—建設大街所圍合的區域
東北工業區
槐安路—民心河西線—南二環路—西二環路—新石中路—時光街所圍合的區域
高新技術開發區西區
中華大街兩側,以及槐安路南側工業企業用地
中華南大街片區
建設南大街片區
勝利大街—南二環路—青園街—槐安路—建設大街—東風路所圍合的區域
石家莊市中心城區工業區整合規劃示意圖
【核心提示】
為讓省會天更藍,水更綠,城市更宜居,石市加速推進中心城區污染工業企業外遷工作。隨著這些污染企業的搬遷,它們原來所處位置的土地將如何利用?昨日,記者從石市城鄉規劃局獲悉,由石家莊市規劃院設計的《石家莊市中心城區工業區整合規劃》已初步完成。根據規劃,外遷的污染企業原址主要集中在四個片區,分別是:東北工業區、中華南大街片區、建設南大街片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區。未來,污染企業外遷,工業區整合后,除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外,其它三個工業區保留的工業用地將重點發展都市型工業。
外遷企業原址
集中在四個片區
據石市規劃設計院相關人士介紹,從石市實際情況來看,這些外遷企業原址主要分布在以下四個片區:東北工業區、高新技術開發區西區、中華南大街片區和建設南大街片區。
按照規劃,這四大片區的企業搬遷整合主要以還石家莊市良好的居住環境為首要目的。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目標,加大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力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同時,工業區整合后部分用地性質改為商業和居住用地,在城市總體規劃的引導下,改變分塊雜亂無章建設的現象,尤其是重點區域和片區實行統一規劃管理,從而展現石家莊市的特色。
重點發展高新
及都市型產業
工業區整合后除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外,其它三個工業片區保留的工業用地重點發展都市型工業。
通過比較紐約、巴黎、香港、北京、上海、武漢等城市的都市型工業的主要領域,結合石市現狀工業特點確定都市型工業涉及領域為:服裝設計與制作、服飾配件開發與生產;廣告業、裝飾裝潢業、包裝印刷業;食品工業;工藝美術品制造業;文體用品制造業;農副產品加工制造業;飲料制造業;電子科技產品制造業。
老工業區將浴火重生
東北工業區:打造石市的“798”
范圍:建設大街—勝利大街—北二環路—東二環路—躍進路—體育大街—和平路—建設大街所圍合的區域。總用地面積約1567公頃。
產業定位:打造石家莊市東北都市型工業園區,重點發展服裝加工、廣告包裝設計、文體用品、工藝美術品制造等產業。
功能嬗變:結合東北都市型工業區的特點,著力打造六個都市型工業園區。重點打造服裝服飾工業園、廣告包裝設計工業園、食品飲料工業園、文體用品工業園、工藝美術品制造園、農副產品加工制造園。
城市設計:廣安大街—富強大街軸線營造。規劃設計以博物館和科技館為中心,打造為石市重要的科教文化設施軸線。
工業遺產保護:棉一辦公樓和原棉一禮堂、棉二辦公樓和大門、華北制藥廠沿和平路辦公樓,這些均是能代表“一五”期間我市工業發展歷史痕跡的建筑。規劃不僅要保護重要的工業建筑遺產,還應當注重空間和環境的保護。可充分利用進行工業展覽,文化創意等,打造形成提升我市文化品位的類似北京“798”藝術區的高檔休閑、文化、創意產業高地。
高新技術開發區西區:
重點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
范圍:槐安路—民心河西線—南二環路—西二環路—新石中路—時光街所圍合的區域。
產業定位: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重點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科技產品研發。
功能嬗變:打造居住區、教育區和產業區三個功能分區。對現有的西二環南路附近的高新區科技創業園區進行整合,提升為河北省高科技產業的孵化基地。科研區主要以河北師范大學西校區等大學為主,結合以科技研發為主的企業,形成教育科研區。其余居住用地形成居住區,完善配套設施,提高居住品質。
城市設計:公園和街頭綠地等開敞空間景觀營造,在城市整體認知格局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建立與周邊地區的良好聯系,增加利用率和綠色視覺效果。
建設南大街片區:
主打現代商業商務
范圍:勝利大街—南二環路—青園街—槐安路—建設大街—東風路所圍合的區域。
產業定位:現代商業商務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金融業、咨詢業等。
功能嬗變:新一版總體規劃中搬遷了所有的工業企業,沒有保留工業用地。劃分為兩個功能分區,結合新客站建設,其周邊規劃新的市級商業商務中心區;槐安路南側劃為居住區。
城市設計:主要把握新客站的規劃控制與引導,形成未來城市弘揚“燕趙古韻”、彰顯“魅力新城”的窗口地區和城市名片。調整該區用地結構,利用周邊便捷的交通環境和區位優勢,增加商務辦公功能,以新火車站廣場為核心,形成集中開放空間及景觀道路;沿勝利大街形成公共空間,延續南北向空間軸線。
中華南大街片區:
主攻電子科技產品
范圍:中華大街兩側,以及槐安路南側工業企業用地。
產業定位:以電子科技產品制造為主的都市型產業。
功能嬗變:主要劃分為商務區、居住區和產業區三個功能區。結合新客站建設,在中華大街東側(新石中路至新石南路之間)布置商業,形成橋西區商業中心區。企業全部搬遷,預留華南炭素廠用地,重點發展電子科技產品制造為主的產業。其余用地整合后重點發展居住。
城市設計:公園和街頭綠地等開敞空間景觀營造,在城市整體認知格局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建立與周邊地區的良好聯系,增加利用率和綠色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