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市技師學院跨越式發展思路帶來的巨變
教職工從80人增加到450人,在校生從400人增加到6670人,短期培訓從500人增加到5000人,年培訓規模超萬人。同時,占地200畝、總投資3億元的新校區也正在一片機器的轟鳴聲中拔地而起。
在河北省邢臺市高教區,記者驚訝地發現,實現學校這般改天換地的變化,邢臺技師學院院長荀鳳元僅僅用了3年時間。
破釜沉舟不留退路
"這真是一個奇跡!"就連學院一些資深的老教師都承認,從邢臺市勞動技工學校、邢臺市第一勞動技工學校到邢臺技師學院,是荀鳳元改寫了這所學校的歷史。
曾任邢臺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平鄉縣副縣長、中共南宮市委副書記,在荀鳳元的履歷上,記者注意到,一直在政界平步青云的荀鳳元,好像唯獨沒跟技工教育沾上過邊兒。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技工教育的外行,而今卻成為技工教育的一個行家里手。
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現在,荀鳳元說出的話,大家愿意聽;荀鳳元要做的事,大家樂意干。可是,有誰能想到,荀鳳元3年前來到這里時,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我來的時候,學校的賬面上只有40萬塊錢。"荀鳳元告訴記者,前任領導帶他在小攤上吃豆腐腦的時候跟他講,如果不想辦法,老師們下個月的工資恐怕都不保了。還是荀鳳元到省里緊急化緣了30萬元,才讓全校教職工得以度過那個年關的。
受命于學校的危難之時,荀鳳元破釜沉舟,切斷了自己所有的退路。因為他堅信,這是一個能干出一番事業的地方。
唯有改革才能改變
第一年,接過學校的爛攤子,荀鳳元馬上就進入角色,一系列的改革雷厲風行地推行開來。
過去,學校招生只局限在邢臺市區,不僅面窄量少,而且經常青黃不接。荀鳳元當即決定,招生范圍擴大到15個縣、市。那年,他用學校有限的資金買了兩輛面包車,同時給每個老師定下招16個學生的指標,這個被老師們認為有點天方夜譚的數字,到后進行招生統計時,竟然被紛紛突破。
學生一下子從400人增加到1360多人。可是,就在老師們還沒有來得及為此慶賀一下的時候,荀鳳元又悄悄把那兩輛面包車賣掉了,迅速把資金投入到改進教學管理、添置教學設備上來。
拿小錢換大錢。有教職工說,從行政機關到學校,荀鳳元市場經濟的腦子切換得快,荀鳳元的工作節奏更快。而荀鳳元說,學校要快速發展,大家必須要跑步前進。
有過主管工業經驗的荀鳳元深知,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和渴望。第二年中秋節,荀鳳元主動邀約邢臺市所有重要企業的負責人,商談企業所需技能人才培養的定位和標準。一場中秋茶話會,荀鳳元和全市所有的重要企業結成了戰略合作同盟,形成了穩定的合作機制。
在那段時間里,學校的老師們走進企業,改編教材,重新擬訂講義。荀鳳元和教職工一起與時俱進,將頭腦中陳舊的知識全面升級。
市場撞擊式改革模式就是荀鳳元在這期間的新發明。荀鳳元要求,在與企業的接觸中,只要學校的教學不適應企業尖端技術的需求,就要及時反饋,立即整改,保證學校教學與企業、與時代前沿技術時時跟進。期間,訂單式培養、菜單式教學實現了學校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
"不僅有良好的校企合作機制,我們還把學校的人才培養融入到服務整個經濟建設中來。"荀鳳元告訴記者,市長還在談項目的時候,學校這邊就已經開始著手于人才培養了。等項目談下來,工程準備破土動工的時候,學校已經把人才培養出來了。
有人才儲備,外資自然愿意來。這些年,很多來邢臺投資的企業,都非常看好這里的人力資源。而荀鳳元同樣也直言不諱,我們培養技能人才,就是為了服務地方經濟建設。
第3年,通過以商養工、與供電企業聯合培訓、開展"金藍領"培訓,荀鳳元給學校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和規模擴張。這年6月16日,邢臺高級技工學校加掛上了邢臺技師學院的牌子。
"新校區建成后,培養目標將確定為高級工、預備技師、技師、高級技師。學制教育規模將達到1萬人,年培訓農民工8000人。同時,還將面向社會開展技能鑒定、企業在職職工和失業人員培訓,年培訓規模將達到兩萬人以上。"荀鳳元說。
這份事業讓我樂在其中
"我告訴同事們,我們的目標不僅要創河北第一,而且還要爭全國一流。"事實上,荀鳳元已經開始著手向這個目標努力了。
現在,學校不僅正在抓緊采購先進的實習實訓設備,而且還把學校的60多個中層干部和骨干教師派到山東省和江蘇省的技師學院掛職鍛煉。
雨過天青云,這般顏色作將來。在新校區工地前,記者仿佛已經看見了邢臺技師學院一年后的美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