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9/10/10/cc200910001.jpg)
誕生巨獎的投注點老板(右)喜笑顏開 商報記者 胡志強/攝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9/10/10/cc200910002.jpg)
巨獎投注站老板要扯去門前電纜上的破布條,看熱鬧的市民笑言不能扯“吉祥物”
這位彩民只花了176元,就把大獎攬入懷中,而且分分錢用在刀刃上,沒有一分錢浪費。真有這樣“奇跡”?
北京時間2009年10月08日晚,福彩雙色球第2009118期開獎,頭獎井噴93注409萬,其中河南一彩民攬得88注一等獎,獎金高達3.59億元,中國彩票史上的巨獎新記錄由此誕生。根據河南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的檢索,當晚88注一等獎中出于安陽市梅園莊建行樓下第41050075號投注站。該彩民是對一張彩票上的兩注相同號碼分別進行了44倍的投注。也就是說,這位彩民只花了176元,就把大獎攬入懷中,而且分分錢用在刀刃上,沒有一分錢浪費。(據10月9日《京華時報》)
一次中彩就獲得了3.59億元的獎金,這已經讓人瞠目結舌了,更加不可思議的是:這名彩民分別對兩注相同的號碼進行了44倍的投注,而且沒有浪費一分錢。他(她)怎么就看得這么準?如果事先不知道號碼,誰會這樣做?這樣的“奇跡”,真的是自然發生的嗎?……我瀏覽了新浪、搜狐、騰訊、鳳凰等幾大門戶網站關于“3.59億巨獎”的評論,絕大多數網友都對這一“奇跡”持懷疑態度。那么,這名中獎的彩民到底是誰?彩票發行機構沒有公布中獎者的身份。根據中國彩票發行管理辦法的規定:“各級銷售機構(包括零售商)對中獎者的個人信息負有保密責任,未經中獎者本人同意,不得對外公開中獎者的個人資料。”可是,這樣的規定合理嗎?早在兩年前,我就提出了彩票中獎者身份不應該保密的觀點。
我認為公開彩票中獎者的身份應該公開的主要理由就是,公眾對彩票發行的情況有知情權和監督權。彩票是政府發行的,發行彩票是政府行為,因此,政府在發行彩票過程中形成的信息都是應該公開的政府信息——這既是“透明政府”建設的要求,也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
有人總拿“個人隱私”來為不公開彩票中獎者身份辯護,其實,是否公開彩票中獎者的身份與個人隱私完全沒有關系,因為彩民中獎并不是“個人”的事兒,而是“公共”的事兒——政府發行彩票具有社會性,個人購買彩票就是參與社會公共活動。那些獎金(不管多少),都是從政府的彩票發行機構的賬戶上流出的,從根本上講這些錢是所有彩民“湊”起來的,中獎者拿走這些錢怎么能說是“個人”的事兒呢?又怎么能拿“隱私”來拒絕公眾的監督呢?
誠然,身份的公開可能會給中獎者帶來一定的紛擾,比如親戚朋友紛紛“伸手”,甚至被雞鳴狗盜之徒“惦記”,但這并不足以對抗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借不借錢,主動權在中獎者的手里;財產安全,自有銀行或公安部門保管或保護。現在的中國,公開的富豪也有千千萬,人家不都平安無事嗎?實際上,有很多中獎的彩民還主動公開了中獎的事情,甚至大加宣揚。
我并不認為“3.59億巨獎”一定有問題,但黑箱中的行為確實無法讓人放心。雖然彩票發行過程中也有內部監督的程序,但這種內部的監督并不牢靠,近年來屢屢發生的彩票舞弊案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3.59億元巨獎”呼喚“陽光彩票”。我再一次呼吁修改“未經中獎者同意,不得對外公開中獎者個人資料”的規定。(盛大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