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唐山10月16日電(記者許海濤)今天下午,備受矚目的首屆曹妃甸論壇在河北唐山曹妃甸渤海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發展可持續世界更美好》的主旨演講。他強調,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仍在持續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國更應攜起手來,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以更大的決心、更堅實的步伐,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繁榮。
******************首先介紹了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情況。他指出,中國經濟基本扭轉了去年下半年以來增長明顯下滑的趨勢,經濟形勢總體呈現企穩向好勢頭。但中國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我們將繼續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全面落實和充實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切實做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各項工作,實現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也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強調,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中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然選擇。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更好地造福廣大人民。
******************指出,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為此,應在以下四個方面加強協作。
一是把綠色增長作為共同的追求。世界各國應積極制定全球綠色發展路線圖以及符合本地區實際的發展規劃,有效協調政策和行動,把推進綠色增長作為政府調控經濟的基本取向,通過各種可行的調控手段,大力推動綠色產業發展,促進綠色城市建設,把經濟發展進一步引向綠色增長的發展道路。
二是把節能減排作為共同的責任。世界各國應積極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深入推動節能減排,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發達國家應帶頭大幅度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并為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發展中國家也應盡大努力,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積極貢獻。
三是把科技交流作為共同的抓手。世界各國應把科學技術特別是節能減排、環保、新能源等高技術領域的成果,廣泛應用于經濟社會發展實踐,充分依靠科技進步,增強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應采取新的政策和機制,既有效保護知識產權,又加強國際間技術交流與合作,強化科技創新對世界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
四是把對話合作作為共同的行動。世界各國應展開交流、增進理解、加強合作,共同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發達國家應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在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援助、減免債務等重點問題上切實采取措施,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快實現可持續發展。發展中國家應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論壇開幕前,******************會見了出席論壇的外國貴賓。
英國前副首相約翰·普雷斯科特,新加坡人力部部長顏金勇,韓國國務總理室前室長趙重杓,聯合國前副秘書長默里斯·斯特朗,歐盟使團駐華大使、瑞典駐華大使林川,中共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鄭必堅,河北省委書記張云川等中外嘉賓800余人參加了開幕式。
開幕式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玉臺主持,河北省省長胡春華代表論壇主辦方致歡迎詞。新西蘭前總理詹妮·希普莉發表了主旨演講。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與新型工業化”。論壇由河北省政府、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唐山市政府承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