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該班全體教師和部分學生共同撰寫的勵志圖書熱銷上萬冊,班主任提倡進行“精英教育”
全班61名學生,全部考上名牌大學:11名北大、9名清華(媒體曾做報道)……如此“牛高三班”是如何煉成的?昨(18)日,“牛高三班”——成都七中高2009級14班班主任劉源來到一環路某購書中心,為由該班全體教師和部分同學撰寫的勵志圖書簽名。不少慕名前來的學生家長更是把劉源老師團團圍住,向她請教如何培養孩子的心得。
秘笈:意志煉成牛班
成都七中高2009級14班班主任劉源說,班里的孩子們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熱衷于每一項課外活動,“該放松玩耍的時候放松玩。”
劉源告訴現場的家長,應該讓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尤其是在高中階段,“我們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有家長問,怎樣處理孩子學習和休息的關系?劉源笑著說,堅持體育鍛煉重要,只有身體好了,才能更好地把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
劉源清楚地記得,小學四年級的一次作文《我的理想》中,她就寫下了“老師”二字。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的劉源在說到14班的孩子們時強調,他們都是普通的小孩,沒有一個人不是通過艱苦的努力而成功的。“‘牛高三班’的煉成,我想是意志的力量!”
為了講述高考過后獲得“牛”稱號的感受,該班的全體教師和部分同學共同撰寫了一本勵志圖書并正式出版,書名就叫做《牛高三班是怎樣煉成的》,目前該書已在全國熱銷了上萬冊。
分享:學生熱情老師合作
《牛高三班是怎樣煉成的》由劉源主筆,該書有一半篇幅是講學生們的個人經歷和感受。其中,2009年成都理科第一名伍一同學也把自己的讀書經驗寫在了書上。
伍一同學說,學習是靠一點點積累而成的,向來與投機無緣。伍一小學畢業走出攀鋼考入了攀枝花市好的初中,初中畢業走出大山考入了四川省好的高中,高中畢業走出盆地考入了中國好大學之一——清華大學,用伍一的話說,這些都緣于“認真”,認真聽課、認真作業、認真復習、認真總結,絕不馬虎了事。同樣考上名牌大學的陸競驍同學也以一篇《我的“三毛”流浪記》來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與大家共分享。
14班的科任物理老師謝英勝在書中說到孩子們的成功,這樣評價:他們有熱情、有激情。謝英勝老師也談了自己的教學經驗,他說,14班的成功,不是物理一個學科好就能行的,在日常教學中,他們5位科任老師和班主任都能和諧溝通,通力合作。
回應:應該提倡精英教育
這本由老師和同學共同出版的圖書開始全國熱銷,圖書的稿費由班主任老師統一安排,每名同學都將獲得相應稿酬。同學們說,把自己的學習心得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才是重要的。同時,對于出這本勵志圖書的目的,班主任劉源老師也是“有話要說”。
今年高考后,有人認為“成都牛高三班”現象凸顯了“教育不公”。有人稱這是人為把優秀教師集中在一起,單獨給一個重點班級“開小灶”,實行優質教育,詰問其他班級怎么辦?其他學生怎么辦?“因為普通班的學生要比重點班的學生多好多倍。”
對此,劉源老師也把自己的回答寫在了書里。她說,事實上,一刀切貌似公平,其實是極大的不公平。她認為,經過小學和初中后,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已經成型,如果硬要把不同程度的學生放在一起,那只能是向低水平看齊。“我們應當鼓勵學生成為精英,也應該有學校給孩子提供精英教育!”劉源說,國外早就開始精英教育,這對于社會發展利大于弊。
早報記者李慶攝影方煒
背景
今年高考,成都七中高2009級14班全班61名學生,全部上重點線。其中11名上北大,9名上清華,5名上復旦,2名上中科大,2名上香港科技大學,1名上美國麻省理工……一個60人左右的應屆班有20人上北大清華,這在成都乃至全省都是創紀錄的。同時,今年四川高考成績理科前10名的學生,有3個在這個班,其中一名還是成都市理科狀元。因此媒體稱之為成都“牛高三班”。
劉源老師說,該班是七中兩個理科實驗班之一,學生為成都和外地的優秀學生,但剛進校時,大家完全沒想到這個班會取得那么好的成績。來源;搜狐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