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農民工找不到培訓的地方,一邊是培訓學校招不到可培訓的農民工,而能夠招到農民工的學校,因為不能全額拿到國家給予的補貼款也向農民收費或者停止培訓。
從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近期對江西、四川、河南等農村富余勞動力大省的實地調查采訪情況來看,由于各地政府和各培訓學校對培訓政策的認識和理解不同,對培訓農民工的積極性和重視程度也不一樣,一項本該得到農民歡迎的惠農政策,變成了農民不滿意、培訓機構有怨言的“雞肋”政策。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停了
余干縣農技校的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在江西省縣級農業系統都屬一流,而且有著多年培訓農民的經驗和遍布鄉鎮的培訓網絡。但是,由于農業部門主辦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在余干實施了一年之后就停了,作為縣農業局下屬機構的農技校,又不能從其他部門舉辦的培訓項目中分得一杯羹,所以基本上就被“閑置”了下來。
“現在正值水稻抽穗時節,要注意稻飛虱及二化螟的防治。一旦病情發生,可以選用吡蚜酮(飛電)、噻嗪酮和烯啶蟲胺等藥物殺滅。”9月28日上午,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遇到李旺盛時,他正在余干縣洪家咀鄉黃崗村新屋小組的稻田里察看水稻的長勢和病蟲害發生情況,并向村民普及防治病蟲害知識。一輛由農業部獎勵給他所在學校的“農業科技入戶直通車”,停在他身后不遠處的昌萬公路邊。
李旺盛的身份是江西省余干縣農業技術培訓學校(下簡稱農技校)校長,是一個有副高級職稱的老農業技術人員。他所在的學校,還有5個與他一樣正式在編的專家級農業技術工作者。那天下午17時許,本報記者來到農技校時,李與學校另一位農技專家正好剛從鄉下回來。
“剛才還有人打電話來問"陽光工程"培訓的事!崩钔⒏嬖V記者,雖然“陽光工程”只是在國家開始實施該項目的2004年在余干實施了一年,但因為培訓效果比較好,至今還經常會有農民上門或打電話來詢問。
據他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介紹,2004年,國家開始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計劃時,江西省下達給余干縣的培訓計劃是2500名,主要由農技校承擔培訓任務,另外還有一些民辦的職業學校配合培訓。但2005年(江西)省里突然來了一個通知,稱貧困縣的農民工培訓工作放在老區建設辦公室實施“雨露計劃”,“陽光工程”從此就在余干停了下來。
“現在的培訓都是在鄉鎮舉辦,教室基本上處于閑置狀態!贝蜷_四樓的多媒體教室,李旺盛對記者說,今年,也就是年初時縣上在這里開了一個會。
成立于1984年的余干縣農技校共有7間教室,大的可以容納100余人,小的也可以容納60-80人。據他介紹,在全省縣級農業系統培訓學校中,余干農技校不但在當時屬于一流,就是現在,也還能排在前列。
他告訴記者,2008年,農技校還參與了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國家給予了75萬元的資金補貼。如今,這個項目也停了。今年,他們只實施了一項“科技進村入戶”計劃。
“這么大的教室,這么好的培訓資源,如今閑置在這里,多浪費啊!”李旺盛邊帶記者參觀邊感嘆:“在國家上上下下大力推動農民工培訓工作的當口,我們卻停在這里,心里真是著急!
“"科技進村入戶"計劃也不知道明年是否繼續實施,即便是繼續實施,那后年該怎么辦?”站在教學樓四樓走廊,看著暮色籠罩下空蕩蕩的校園,他說:“其實,像余干這樣擁有數十萬農民的國家級貧困縣,不但需要扶貧部門的"雨露",也需要農業部門的"陽光"!
培訓中心主任“歇了”
本報記者在河南采訪時,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9月15日下午13時,記者在鄭州市中牟縣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看到,學校門口掛著定點職業培訓學校的牌子,教室內卻看不到農民工上課的身影。學校門衛對記者說,這里近一直沒有培訓班開課。
為進一步查明緣由,記者撥通了該學院農村勞動力培訓中心主任鄭玉鳳的電話。
鄭玉鳳所在的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是鄭州市農村勞動力定點職業培訓學校,也是鄭州東工實業有限公司出國勞務培訓基地,在中牟縣,這樣的定點職業培訓學?偣灿7所。她在電話里告訴本報記者,自承擔農民工培訓任務以來,該校每年為當地輸送了大量的專業技工,2007年,該校曾培訓農民工達2000人,每位農民工培訓結業后都由學校安排就業。那些日子,鄭玉鳳為農民工找工作四處奔波。可好景不長,2008年以后,培訓人數似乎再也沒有超過上述數字,2009年就不招生了。
為什么這位曾經鼎力支持農民工培訓事業,并為之四處奔走、不辭辛勞的“當家人”,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失去了熱情?
“政策很好,農民工經過培訓有了一技之長,終身受用,但好事難辦好!编嵱聒P說。當初沒想到投入的成本會這么大,從前期招生宣傳,到招聘老師,到安排培訓課程,組織培訓,再到后來為農民安排工作,后拿到的補貼還抵不上日常開支。
據她反映,農民工很難管理,他們不像在校生,有學分約束,培訓班本來就是自愿參加,所以很多學員來上課完全看心情,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有空就來,有事就走。給他們安排工作,要么挑剔,要么待不長,經常不打招呼跳槽,導致勞動和財政部門核查的時候,到就業單位核實,經常是查無此人,不是找不到,就是聯系不上。企業抱怨不說,不達標,學校補貼也不能足額兌現,每人600元的補貼有時候只能拿到400元。學校常常陷入前期投入成本大于培訓補貼的尷尬,用鄭玉鳳的話說,“誰做誰傷”。而政府對此項工作的高標準和嚴要求,讓她疲于應付一撥又一撥的檢查,這些壓力終于讓她想“歇一歇”了。
鏈接
承擔農村勞動者轉移就業技能培訓任務的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的基本條件
一、承擔技能培訓任務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基本條件
。ㄒ唬┚哂歇毩⒎ㄈ速Y格,取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
。ǘ┳袷貒衣殬I培訓法律法規,熟悉國家職業教育方針和就業政策,積極推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就業準入制度,熱心承擔農村勞動者轉移培訓任務。
。ㄈ┚邆涑袚r村勞動者轉移就業技能培訓相應崗位必備的專業設置、教學設備、訓練場所、實訓基地和師資力量等基本條件,具備信息化管理條件。
。ㄋ模⿲I和課程設置符合人力資源市場需求,培訓方法和形式能滿足培訓對象需要。
(五)有相對穩定的轉移就業信息和渠道,就業指導得力,培訓后就業率較高。
。┦煜まr村勞動者轉移就業培訓業務,具有較好的培訓工作基礎和業績,能夠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同意的培訓方案組織實施。
。ㄆ撸┮幷轮贫冉∪,內部管理規范,社會信譽良好,培訓收費合理。
。ò耍┙陙頍o違反職業培訓法律法規被處罰記錄。
二、承擔勞動預備制培訓的職業院校基本條件
(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ǘ┚邆涑袚鷦趧宇A備制培訓相應的訓練場所、教學設施設備、實訓基地和師資等基本條件。
。ㄈ⿲W制教育規模達到1000人以上,常設專業不少于4個。
。ㄋ模⿲W校實行“雙證書”制度,學校畢業生畢業率達到90%以上,90%以上的畢業生能夠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ㄎ澹┯邢鄬Ψ定的就業渠道,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以上。
。⿲W校建立由產業界、經濟界及有關部門專家組成的學校咨詢委員會,指導學校圍繞行業企業用工需求,調整學校發展方向和規劃,合理確定專業設置和課程安排。
。ㄆ撸⿲W校建立較為完善的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制度,至少與5家企業建立校企合作伙伴關系。
。ò耍⿲W校管理規范、制度健全、收費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