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考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義務教育專業(專科、獨立本科段)的通知
各設區市自學考試委員會:
為適應我省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繼續教育的需要,提高中小學教師學歷層次和業務水平,開辟中小學教師學歷提升和業務培訓的新渠道,搭建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平臺,推動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經教育部批準試點,在省教育廳的指導和支持下,省自考辦研究決定,從2010年4月起在全省開考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義務教育專業。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請遵照執行。
1、省自考辦負責制定和調整面向中小學教師開設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義務教育專業考試計劃,具體實施報名管理、考點設置、試卷印制、試卷評閱及考風考紀、安全保密、考試組織等;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以下簡稱“繼教網”)負責助學的組織與管理,依托各地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立“教師學習與考試服務中心”。本項目實行注冊學習制,參加學習的人員均須向當地“教師學習與考試服務中心”報名注冊,課程學習結束后由各縣級“教師學習與考試服務中心”統一組織網上報名。取得一門以上(含一門)課程合格成績后,由省自考辦為考生建立自考考籍。
2、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義務教育專業分專科和獨立本科段兩個層次。獨立本科段設置初中語文等十六個專業方向。根據教育部的統一部署,我省首次開考義務教育專科和獨立本科段的初中語文、初中數學、初中英語、小學教育四個專業方向。以后再適時開考獨立本科段的其他專業方向。
3、本專業考試計劃中所設課程均實行全國統一命題考試。鑒于開考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在小學、初中從事教學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必須強化學習過程,注重教學實踐技能的培養,部分課程的考試方式采取多元化評價方式(具體辦法另文印發)。
4、本專業的主考學校由河北師范大學擔任。
5、義務教育專業(專科、獨立本科段)首次開考時間為2010年4月,具體課程考試時間安排、自學考試大綱和教材、考核方式與考試組織實施等,由省自考辦另文印發。
6、考生通過自學考試其他專業的課程,均可頂替本專業名稱相同或相近的課程;由當地“教師學習與考試服務中心”統一向所在縣區招辦或設區市自考辦辦理考生的免考、畢業等手續。
7、各設區市自考辦要對本地區“教師學習與考試服務中心”的助學服務工作進行具體指導和監督,確保考核質量。
附件: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義務教育專業(專科、獨立本科段)考試計劃
河北省自學考試委員會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主題詞:自學考試 開考 專業 通知
附件: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義務教育專業
(專科、獨立本科段)考試計劃
一、指導思想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我國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對社會自學者進行的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國家考試相結合的一種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義務教育專業是為適應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繼續教育的需要,力求把中小學教師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論知識學習與教學技能培養緊密結合,在提升學歷水平的同時提高中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和業務能力,為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服務。
二、培養目標和基本要求
本專業培養和造就適應義務教育需要,從事小學、初中教學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的專業人才。
本專業(專科)要求考生掌握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理解現代教育基本理論,了解與懂得少年兒童心理,掌握小學教育規律和教學方法,具有較高的教師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能夠勝任小學主要課程教學和班主任及其他教育管理工作。
本專業(獨立本科段)要求考生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認識中國近現代社會改革發展道路,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建設科學發展觀,掌握現代教育管理理論,具有現代教育理念,懂得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規律,具備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思想品質和文化修養,掌握從事義務教育管理和學科教學的專門科學知識,能夠勝任義務教育某一方面教育教學崗位工作,初步具備相關教育理論研究能力。
三、學歷層次與規格
本專業(專科、獨立本科段)在總體上與全日制普通高等師范院校相應專業的水平要求相一致;同時根據義務教育的要求和教育教學的特點,在課程設置上更加突出實用性。在注重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強調綜合素質開發與教育教學實踐訓練。
本專業分為專科和獨立本科段。
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教職員可以參加本專業(專科)的學習。凡取得本專業專科考試計劃規定的15門課程的合格成績,學分總數不少于73學分,思想品德經鑒定符合要求者,省考委頒發由主考學校副署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義務教育專業專科畢業證書。
本專業(專科)畢業或具有其他教育類專業專科以上學歷的小學、初中教職員,取得本專業(獨立本科段)考試計劃規定的12門或以上課程的合格成績,學分總數不少于70學分,畢業論文達到規定要求,思想品德經鑒定合格者,省考委頒發由主考學校副署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義務教育專業本科畢業證書。
本專業(獨立本科段)畢業生的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由具有學位授予權的主考學校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四、考試課程及學分
(一)專科
專業代碼:A040124 主考學校:河北師范大學
課程類別
|
序
號 |
課程
代碼 |
課 程 名 稱 |
學
分 |
備 注 |
必修課 |
公共基礎課 |
1 |
09277 |
教師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 |
6 |
|
2 |
03707 |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
4 |
|
3 |
09275 |
NTET(初級) |
6 |
|
4 |
00429 |
教育學(一) |
5 |
|
專業核心課 |
5 |
09276 |
義務教育概論 |
5 |
|
6 |
00407 |
小學教育心理學 |
5 |
|
7 |
00412 |
小學班主任 |
4 |
|
8 |
09278 |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 |
5 |
|
9 |
09279 |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 |
5 |
|
10 |
09280 |
小學課堂教學案例評析 |
6 |
實踐課 |
11 |
09281 |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 |
6 |
實踐課 |
選修課 |
|
12 |
00408 |
小學科學教育 |
4 |
選考四門課程 |
13 |
09282 |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 |
4 |
14 |
09283 |
小學英語教育 |
4 |
15 |
09284 |
小學音樂教育 |
4 |
16 |
09285 |
小學美術教育 |
4 |
17 |
09286 |
小學體育健康與安全教育 |
4 |
總學分 |
73 |
(二)、獨立本科段(專升本)
專業代碼:B040125 主考學校:河北師范大學
課程
類別
|
序
號 |
課程
代碼 |
課 程 名 稱 |
學
分 |
方向 |
備 注 |
必修課 |
公共基礎課 |
1 |
03708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2 |
|
|
2 |
03709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4 |
|
|
3 |
09287 |
NTET(中級) |
6 |
|
|
專業核心課 |
4 |
09288 |
義務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導論 |
6 |
專業方向核心課 |
各方向必考課程 |
5 |
09289 |
有效教學的理論與方法 |
6 |
6 |
09290 |
初中語文學科基礎 |
6 |
初中語文方向 |
“初中各學科方向”三門必考課程,暫開設初中語文等三個學科的課程組。每門課程又都可作為小學教育及初中其他方向的選修課。 |
7 |
09291 |
初中語文課程與教學 |
5 |
8 |
09292 |
初中語文教學實踐與反思 |
5 |
6 |
09293 |
初中數學學科基礎 |
6 |
初中數學方向 |
7 |
09294 |
初中數學課程與教學 |
5 |
8 |
09295 |
初中數學教學實踐與反思 |
5 |
6 |
09296 |
初中英語學科基礎 |
6 |
初中英語方向 |
7 |
09297 |
初中英語課程與教學 |
5 |
8 |
09298 |
初中英語教學實踐與反思 |
5 |
6 |
00464 |
中外教育簡史 |
6 |
小學教育方向 |
此三門課既是小學教育方向必修課,也可分別作為初中各方向的選修課。 |
7 |
00465 |
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 |
4 |
8 |
09335 |
義務教育班級管理 |
6 |
9 |
09336 |
課程與教學案例評析 |
7 |
|
實踐課,各方向必考課程 |
10 |
09337 |
義務教育校本課程開發 |
7 |
|
選修課 |
|
11 |
00015 |
英語(二) |
14 |
|
選考總數不少于16學分的課程(含可作為選修課的初中學科和小學教育方向的專業核心課) |
12 |
09338 |
課程設計與評價 |
5 |
|
13 |
09339 |
中小學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 |
5 |
|
14 |
00458 |
中小學教育管理 |
4 |
|
15 |
00456 |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
4 |
|
16 |
09340 |
義務教育比較研究 |
5 |
|
|
17 |
09419 |
義務教育畢業論文 |
不計學分 |
總學分 |
70 |
說明:
(1)、“NTET”即“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
(2)、本專業中,凡取得“PETS”二級以上(含二級)筆試合格證書,可以頂替“英語(二)”課程的成績。
(3)、考生通過自學考試其他專業的課程,可以頂替與本專業名稱相同或相近的課程;凡國民教育系列本科畢業生報考本專業,可免考思想理論課、英語(二)、與本專業名稱相同或相近的課程;凡國民教育系列專科畢業生報考本專業,可免考“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與本專業(專科)名稱相同或相近的課程。
(4)、報考條件
①、報考對象:在職初中教師、小學教師和教育管理人員。
②、本專業(獨立本科段)英語方向的考生必須選考“00015英語(二)”。
五、部分課程說明
(一)、專科
1、教師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
本課程以思想政治理論和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為基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系統闡述教師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的有關理論。主要內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與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概述;教師職業道德及其它專業素質的構成;教師專業素質的形成及優秀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規律(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及其不同階段);教師職業道德及專業素質發展的途徑與方式;教師教育體系構成、基本任務及其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等等,引導教師職業生涯進入更高境界。
2、義務教育概論
本課程主要介紹義務教育的概念及相關理論、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歷程與經驗、我國義務教育的基本制度(包括義務教育的辦學體制、投入機制、管理機制、教師制度和課程體系)與相關政策,幫助考生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提高從教的自覺性。
3、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
本課程主要介紹小學語文學科的地位、作用及其教育教學目標、課程內容結構、教材編選及教學的原則、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及基本程序、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設計與評價等基本問題。
4、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
本課程主要介紹小學數學學科的地位、作用及其教育教學目標、課程內容結構、教材編選及教學的原則、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及基本程序、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設計與評價等基本問題。
5、小學課堂教學案例分析
本課程是以考生為主體的教育實踐課程,其教學目標是通過考生的說課、看課、評課等教學實踐活動,使考生掌握評課的基本技能與方法,豐富課程與教學的案例知識,促進教學反思與增強教學智慧。
6、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
本課程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的實踐性課程,主要內容有三部分:一是介紹綜合活動的基礎知識,為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奠定理論基礎;二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設計方案及活動實踐示例,為小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供相關范例與借鑒;三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建議,結合小學的實際,有針對性地為考生的實踐創新提供具體方法的指導。
7、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
本課程主要介紹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等學科的地位、作用及其教育教學目標、課程內容結構、教材編選及教學的原則、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及基本程序、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設計與評價等基本問題,并說明了小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教育構成、教育原則和工作方式方法。
8、小學英語教育
本課程主要介紹小學英語學科的地位、作用及其教育教學目標、課程內容結構、教材編選及教學的原則、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及基本程序、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設計與評價等基本問題,并結合小學實際進行英語語言能力及相應教學能力的基本訓練。
9、小學音樂教育
本課程主要介紹小學音樂學科的地位、作用及其教育教學目標、課程內容結構、教材編選及教學的原則、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及基本程序、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設計與評價等基本問題,并結合小學實際進行音樂學科教學能力的基本訓練。
10、小學美術教育
本課程主要介紹小學美術學科的地位、作用及其教育教學目標、課程內容結構、教材編選及教學的原則、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及基本程序、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設計與評價等基本問題,并結合小學實際進行美術學科教學能力的基本訓練。
11、小學體育、健康與安全教育
本課程主要介紹小學體育學科的地位、作用及其教育教學目標、課程內容結構、教材編選及教學的原則、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及基本程序、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設計與評價等基本問題,并說明了小學生健康與安全教育的要求及其工作方式方法。
(二)、獨立本科段
1、義務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導論
本課程要在專科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義務教育教師了解教師專業素養的核心內容,明確自身專業發展的重點;掌握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與途徑,熟悉教師專業發展規劃的一般方法,學會理解和分享優秀教師的成長經驗;明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學會利用以課程學習為主的各種機會積累自身專業發展的經驗,能夠自主地確定與實施個人的專業發展規劃,并在教學實踐、校本研修、合作交流與自我反思的結合中提升個人的教師專業素質,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與教育智慧。
2、有效教學的理論與方法
本課程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在分析中小學學生認知與學習特點的基礎上,系統介紹了“有效教學”的基本內涵及相關理論,說明了“有效教學”旨在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關注學生的個人發展、注重教學效益、強調教學的反思與創新等基本理論觀點以及創建促進學習的環境、研究并理解學生、明晰目標與組織內容、提供多樣的學習機會、促進學生學會學習、持續的教學反思與創新等多種“有效教學”的策略與原則,并從教學準備、教學實施與教學評價等三個方面介紹了實施“有效教學”的具體方式與方法。
3、初中各科學科基礎(按初中課程計劃規定的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分別設課)
本課程依據初中課程計劃及各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重點介紹有關學科的專業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并進行相應的學科專業能力訓練。
具體內容與學習方式由本課程的考試大綱及自學教材規定。
4、中學各科課程與教學(按初中課程計劃規定的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分別設課)
本課程主要介紹初中課程計劃規定的各學科課程與教學理論。其內容主要包括關于初中課程某一學科的性質、特點及該學科在初中課程地位的說明,該學科的課程與教學目標要求、課程與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課程資源開發與教材選編的基本原則與策略、課程實施與教學的策略要求及基本程序、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與學習指導方式與方法、教學評價的標準與策略、該學科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與策略,等等。
具體內容與學習方式由本課程的考試大綱及自學教材規定。
5、初中各科教學實踐與反思(按初中課程計劃規定的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分別設課)
本課程旨在引導考生在學習《初中各科學科基礎》和《中學各科課程與教學》的基礎上,能夠依據新課程的要求組織專題研究,引導考生通過教學實踐、校本研修和教學反思,明了本學科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與過程,幫助他們形成專業發展意識,在總結與提升個人經驗的基礎上,提高專業水平與專業能力。
6、義務教育班級管理
本課程主要介紹義務教育班級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則與基本方式方法,指導考生參與指導中小學生學習、管理班級和組織班級活動,使他們了解義務教育班級管理的內容和要求,獲得與學生直接交往的體驗,獲得與家庭、社區聯系的經歷,學會引導中小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和形成集體觀念。
7、課程與教學案例評析
本課程是本專業獨立本科段的教育實踐課。其任務主要是引導考生應用所有理論觀察、分析其身邊所發生的各種課程與教學案例,以拓展其視野、提高其認識、發展其能力,特別是能掌握科學的課程評價理論與方法,具有正確的課程評價觀點。
8、義務教育校本課程開發
本課程是指導中小學教師開發校本課程的教育實踐課。其任務在于引導考生了解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程序與義務教育學校開發校本課程的實踐要求,以提高考生參與課程改革的自覺性與積極性,形成課程設計與開發的基本能力。
9、課程設計與評價
本課程主要介紹課程設計與評價的基本理論、原則與方法,使考生了解活動課程開發的知識,學會開發校本課程及設計、指導課外、校外活動;了解課程評價特別是課堂評價的理論與技術,學會通過評價改進教學與促進學生學習。
10、中小學生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
本課程主要介紹中小學品德發展的規律以及學生品德形成的特點,幫助考生了解中小學生品德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過程、認識中學生交往的特點、理解同伴交往對中學生發展的影響,并說明了中小學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11、義務教育比較研究
本課程選擇有可比性的國家和有針對性的義務教育問題,以專題形式進行比較研究。主要內容包括義務教育的國際法律,區域、國家義務教育法律、法規,義務教育年限及變化規律,義務教育的普及率、鞏固率。發達國家的發展道路與保障體系,發展中國家的共性問題、可借鑒經驗與改革發展方向等,以增強考生發展義務教育的歷史責任感和實踐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