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河北省高職聯考單招八類(文化藝術等所涉及專業)人才選拔的基本要求,自2019年起,專業基礎考試科目確定為歷史。 2023年,參照中學歷史課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0年修訂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必修課程系列的內容,重新修訂專業基礎課程(歷史)學科考試內容,F將修訂后的考試大綱公布如下:
一、《中外歷史綱要上》:
(一)先秦時期:
1.中國早期國家的特征。
2.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
(二)秦漢時期:
3.秦統一中國后的政治措施。
4.漢武帝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措施;漢代的科技城就。
(三)三國至隋唐時期:
5.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權更迭,以及分裂中蘊含的走向統一的因素。
6.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唐朝后期重大事件的影響。
7.科舉制;三省六部制。
8.三國至隋唐的文學、科技成就。
(四)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
9.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
10.五代遼宋夏金時期的政權更迭,以及少數民族對政治文明的貢獻。
11.遼宋夏金元時期的主要經濟成就;經濟重心南移過程的完成。
12.遼宋夏金元時期的文學、科技成就。
(五)明清時期:
13.明清時期的政治和外交特征。
14.前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疆域四至。
15.明清時期經濟、思想、科技方面的典型成就。
(六)晚清時期:
16.第一次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
17.洋務運動及其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的深刻影響。
18.戊戌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
19.辛亥革命。
(七)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20.護國運動;民國初年民族工業的迅速發展。
21.五四運動;中共的誕生及綱領;國民革命。
(八)南京國民政府時期:
22.國共十年對峙的形式變化及原因;遵義會議。
23.抗日戰爭的分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日軍主要侵華暴行。
24.全面抗戰中的典型戰例;抗戰勝利的意義和原因。
25.人民解放戰爭中的典型戰例;國共兩黨關系的變化過程。
(九)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26.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
27.1956-78年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主要探索、主要曲折和主要發展成就。
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的主要步驟和結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二、《中外歷史綱要下》:
(一)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
1.人類文明產生的原因和標志;五大文明發源地的代表性成就。
2.地跨三洲的奴隸制帝國。
3.西歐的封君封臣制度和莊園制度。
4.地跨三洲的封建制帝國。
5.古代美洲文明的獨特成就和文明衰落的原因。
(二)從工場手工業到工業革命:
6.新航路開辟的動因、過程。
7.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8.歐洲啟蒙運動。
9.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
10.兩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和影響。
11.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內容和影響。
12.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標志、原因和影響。
13.兩次工業革命時期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主要事件。
(三)二十世紀上半期的戰爭與革命:
14.一戰的時間、性質;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
15.十月革命勝利的主要原因、意義;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準備、核心成就。
16.一戰后二戰前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主要事件。
17.從原因、過程、結果等方面比較二戰與一戰的不同。
(四)二十世紀下半期的和平與發展:
18.冷戰格局的形成、瓦解、啟示;多級力量的成長。
19.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和啟示。
20.二戰后蘇東劇變的原因、中國得到發展的原因。
21.二戰后新興國家發展的前提、主要成就,面臨的共同問題和應對策略。
(五)最近三十年世界歷史潮流:
22.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
23.當代世界發展的主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點擊此查看更多2023年單招時間節點及政策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單招資訊或是單招其他相關內容
請添加薄老師微信:
聯系電話:18532659572(同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