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山泉董事會秘書展示28日由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出具的檢驗報告,證明農夫山泉產品的砷含量合格。
今年以來,飽受“水源門”和“捐款門”爭議的農夫山泉,因為海口市工商局的一次抽查,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上周,海口市工商局發布消費警示稱,農夫山泉廣東萬綠湖有限公司生產的農夫果園30%混合果蔬(生產日期:2009-6-27,規格:500毫升/瓶)、水溶C100西柚汁飲料(生產日期:2009-8-16,規格:445毫升/瓶)總砷含量超標。同樣原因被查的還包括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生產的蜜桃多汁(生產日期:2009-8-22,規格:250毫升/瓶)。
昨天農夫山泉在杭州西子國賓館對此事首次公開回應。
“砒霜門”或造成十億元損失
“砷就是常說的砒霜,有毒。長期低劑量攝入砷化物達一定程度,會導致慢性砷中毒,引起神經衰弱癥候群,皮膚色素異常,多發性末梢神經炎,支氣管、肺部疾患以及末梢血管循環障礙等。”
海口市工商局的這一消費警示一公布立即引起軒然大波:根據農夫山泉的不完全統計,短短7天里,共有492家網站跟進了該報道,新加坡、中國臺灣等境外媒體也廣泛關注。廣州市工商局提醒消費者,在當地的檢測結果還沒有出來之前,暫不要購買農夫山泉的問題飲料。一時間,“農夫山泉含砒霜”“農夫山泉有點毒”等說法充斥網絡,對農夫山泉公司及其產品的聲譽造成極壞的影響。
農夫山泉董事會秘書周力說,普通的食品安全事件,其造成的經濟損失通常為年銷售額的20%-30%,按照這樣估算,這次惡性事件給農夫山泉帶來的損失在十億元以上。
同批次產品經檢驗砷含量合格
昨天臨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引來了數百家媒體的參與。
“砷是大自然普遍存在的物質,幾乎所有食品里都有,按照國家規定,果蔬類飲料每升的總砷含量應小于0.2毫克,我們質檢的結果是小于0.05毫克。”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說,“而常說的砒霜,是指三氧化二砷,砷與砒霜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物質,不能混為一談。”
鐘睒睒說,農夫山泉的產品被查處,他卻沒有接到執行查處方的任何通知,“我是看了媒體的報道后才知道的。”在獲知海口工商局的消費警示后,農夫山泉將同款、同批次的留存產品向位于廣州的國家級檢測中心——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及河源市質量計量檢測所同時送檢。農夫山泉還出示了11月26日河源市質量計量檢測所出具的檢驗報告及11月28日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出具的檢驗報告。
這些報告均顯示:農夫山泉產品的總砷含量合格。鐘睒睒向大家展示了近三年來具備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有關農夫果園和水溶C100總計142份檢測報告。所有檢測報告均顯示總砷含量合格。
在新聞發布會快結束時,農夫山泉又接到來自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測報告,該報告也顯示,農夫山泉兩款產品總砷含量合格。
海口市工商局發布警示涉嫌違規
鐘睒睒說,他對海口當地工商部門的做法感到很困惑。
鐘睒睒說,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所有抽樣應當由被抽樣檢驗人確認,抽樣記錄應當按檔案要求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收到檢驗結果5個工作日內必須將檢驗結果通知被檢驗人。當被檢驗人對檢驗結果有異議時,應當申請復檢,復檢機構由復檢申請人自行選擇,并以復檢機構出具的復檢結論為終檢驗結論。但直到現在,他還沒有接到海口當地工商任何正式的通知或檢測報告,“就像法院判你有罪,卻沒有任何執行和通知,只是告訴別人,你是有罪的人。”
另外,農夫山泉的代理律師葉志堅還對警示信息的發布主體提出了質疑,他表示,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食品安全方面的警示信息,僅限于國家和省一級的衛生行政部門,海口市工商局根本沒有發布食品安全警示的權力。葉志堅認為,海口市工商局的行為在抽檢、告知、發布、復檢等多個環節均違反了國家的相關規定。
鐘睒睒表示,接下來農夫山泉將采取法律途徑還自己清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