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海口12月5日電 十天來,農夫山泉和統一企業3種飲料總砷含量超標的消息牽動人心。“問題飲料”檢測結果看似塵埃落定,但這一事件遠未劃上句號。
截然相反的初檢和復檢結果、撲朔迷離的執法過程,揮不去公眾對這一事件的諸多疑問:工商部門為何沒有將初檢結果告知企業方?其發布消費警示的行為是否越權?同為有資質的權威檢測機構,檢測結果為何截然相反?職能部門公信力受損,誰該對此負責?針對這些焦點問題,“新華視點”記者在海口專訪了這一事件的幾位核心當事人——海南省工商局局長黃成模、海口市工商局副局長王建祿和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
省局成立調查組:一定要對公眾有交待
記者:從海口市工商局公布的總砷含量超標到全部合格,沒有人會想到“農夫山泉、統一”風波會在短短幾天內出現戲劇性轉折,當時工商部門的執法真相到底是怎樣的?
黃成模:12月2日,海南省工商局成立了以我為組長、省紀檢部門參與監督的調查組,開始對工商部門的執法具體情況進行調查。我們已找了一些當事人談話,待查清事實后,會對公眾有交待,并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人。我作為省工商局主要領導,要對省委省政府作深刻檢討。我們還希望通過媒體加大宣傳,把企業的損失降到小,把消費者對企業的產品疑慮降到低,依法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記者:海口市工商局主要領導近期變動是否受此事件影響?
黃成模:海口市工商局局長的調整屬正常人事變動,與“農夫山泉、統一”事件無任何關系。10月31日,省工商局就接到省政府有關同志的任職通知,之所以拖到現在,是在走有關規定的程序。
權威檢測結論“打架”是否正常?
記者:初檢和復檢結果截然相反,這樣的現象正常嗎?
王建祿:我在工商部門工作了近30年,遇到這種情況是頭一回,感覺不太正常,但這只能由檢測部門解釋了。我們只是履行市場監管職責,初檢和復檢都堅決服從檢測機構的結論,并認可復檢結論是終結論。
記者:對復檢結果,你們企業滿意嗎?
鐘睒睒:我認為這個結果即使是正確的,也缺乏合法性。我們沒簽字,因為樣品哪里來的不知道。我認為這次過關了,可能還會出現下一次的不過關。
記者:你擔心的是什么?
鐘睒睒:我擔心的就是執法程序。執法程序不能保證一個企業的基本權利,這種權利如果被隨意性地處置,那等于是無限制地擴大了另外一種權利。
記者:你如何評價截然相反的檢測結果?
鐘睒睒:也許海口市工商局也是個受害者,這不是鬧劇,是有人策劃的,我認為是蓄意的。現在的檢測缺乏完整的體系,所以要推動檢測機構的立法。我再告訴你,更高一級的檢測機構檢測出來的第一份樣品也是不合格的。
(記者注:隨后,記者想向負責初檢和復檢的兩家檢測機構核證相關情況的真實性,但相關人士電話始終關機或不接聽。)
產品抽檢究竟有沒有“黑幕”?
記者:海口市工商局發布消費警示后,農夫山泉稱“砒霜men”事件有人“幕后操縱”,質疑海口市工商局抽檢是針對某個企業。你們的抽檢是正常例行抽檢還是根據舉報?
王建祿:這是一次正常例行檢查,不是針對某個企業。今年初,國務院通知要求開展打擊流通領域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10月份,市局對海口市轄區內超市、商場、農貿市場等地的飲料進行專項檢查,我們在正規經營點隨機抽取了包括農夫山泉和統一企業在內的海南省內外35家企業的50個產品,辦好相關手續封存后,送至具有法定檢測資質的海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檢測。
記者:你們平時抽檢樣品一般送到哪個檢測機構?
王建祿:以往送到海口市衛生防疫站和海南省質監局的相關檢測部門多些,因為這次檢測項目比較多,有些項目上面兩個部門檢測不了,就將抽檢樣品送到海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
初檢結果未告知企業是一時疏忽還是故意為之?
記者:按照有關規定,工商部門應當在收到檢驗結果五日內,將結果通知被抽檢人,對于有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食品安全事件,市工商局為什么沒有將初檢結果告知企業?是工作疏忽還是故意為之?是不是知法犯法?
王建祿:我承認是工作疏忽,但不是故意違法,我們不敢對抗法律。以前我們做過這種抽查,很多生產廠家在內地,電話通知他們復檢都不來,我們這次就只通知商家,沒有通知廠家。11月23日,工作人員把檢測結果報告交給我,我當時簽發了要求相關工商分局、工商所和經營商對問題產品暫時下架、封存,等候處理的文件。
黃成模:到底是工作疏忽還是故意為之,這也是我們關心的一個問題,無論涉及誰,都要查得清清楚楚。如果海口市工商局在公告前上報省局,省局會對程序進行把關;如果告知企業方和檢測部門共同復檢,事態就不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另據了解,農夫山泉方面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我們會全力配合公安機關進行調查。
發布消費警示:市工商局是否越權?
記者:通報農夫山泉和統一企業3種飲料總砷含量超標是否屬于重大食品安全問題?海口市工商局有無權力發布這樣的消費警示?
黃成模:農夫山泉和統一是擁有大量消費者的知名企業,產品如涉嫌總砷含量超標屬于重大食品安全問題,就應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和有關程序辦理,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統一公布,海口市工商局顯然沒有公布這種消費警示的權力。
記者:誰要求將產品下架的?消費警示到底是誰簽發的?當時有沒有意識到會給消費者和市場帶來一定的恐慌?
王建祿:我想是權威部門作出的檢測結果,值得信賴,當時又快下班了,工作人員說有5個產品不合格,為防止事態進一步蔓延,工商部門就要將“問題產品”趕緊下架。我當時沒有仔細看到底涉及哪些企業,這也是我的重要疏忽。消費警示不是我簽發的,到底是誰簽的,還得回去查。
(記者注:4日下午3時45分,王建祿給記者匆忙來電,稱有一個關鍵的事實要澄清,他表示上午在接受采訪時記錯了,回到局里查記錄,才發現消費警示的文件是自己簽發的。)
“對消費者負責”是否就可違規復檢?
記者:復檢結果出來后,農夫山泉卻表示并不認同,認為復檢程序再次違規,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建祿:說復檢再次違規,我不太能理解。11月27日上午,我親自接待農夫山泉負責人,請他們來看送檢的樣品備份,我怕生產產品的班組不一樣,所以堅持要用封存在保密室的初檢樣品備份復檢,但農夫山泉負責人下午沒有過來,并表示沒有時間。我很著急,于是派了3個同志,趕當天晚上后一個航班,將初檢產品備份送到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復檢。
黃成模:按規定,復檢應由企業、工商部門和檢測機構三方共同進行。但農夫山泉表示初檢就沒有經過他們,不同意用初檢產品備份復檢。我覺得農夫山泉的顧慮也有道理,但海口市工商局出于對企業和消費者負責,必須盡快出復檢結果,因此在沒有農夫山泉參與的情況下進行復檢。
公信力受損 誰該對此負責?
記者:通過“農夫山泉、統一”事件,消費者感覺有種被“綁架”的味道,到底該喝什么水,到現在還弄不明白,海南工商部門在這一事件中暴露了哪些問題?負有怎樣的責任?
王建祿:此次事件對執法部門的公信力肯定有影響。依法執政是我們的底線,市場監管是法律賦予我們的職責,法律是把雙刃劍,我們必須認真履行職責,同時必須依法辦事,不作為或者亂作為都要承擔責任。
黃成模:海口市工商局執法程序確實有錯。這幾天我一直睡不著覺,總是在反思這一事件中到底暴露出哪些問題。大的教訓是一定要按程序執法。海南工商部門的執法隊伍有3000多人,隊伍中有個別人不依法行政,就會捅婁子,影響的是整個執法部門的公信力和形象。
調查至此,記者發現,“農夫山泉、統一”事件暴露出來的一連串反常現象不能不讓人產生疑惑,涉及的相關部門如何盡快給公眾一個更令人信服的解釋,消除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新華視點”記者將繼續追蹤。
新聞回顧: 海南檢驗部門稱農夫山泉統一砷超標
海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負責人表示,農夫山泉和統一企業3個批次抽檢產品總砷含量超標的檢測符合正規檢測程序。
海口工商局:農夫山泉統一復檢結果全部合格
記者1日晚上從海口市工商局獲悉,經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復檢,農夫山泉和統一企業的3種抽檢產品全部合格。結果出來后,海口市工商局連夜向相關企業進行通報,同時向所屬工商分局及工商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停止下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