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對學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明確的意見,《教育部關于整體規劃大中小學德育體系的意見》要求各地教育部門要組織實施德育人才培養工程。為了貫徹落實中央和教育部上述文件精神,中國倫理學會德育專業委員會在天津紅橋舉辦了全國中小學首屆班主任和諧育人專業能力大賽。
要鍛煉培養班主任和諧育人能力
班主任工作是光榮的神圣的。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成敗,系于教師。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素質決定著學生的素質,學生的素質關系到祖國的前途和命運。班主任工作是繁重而艱苦的,班主任是班集體的建設者、組織者、領導者和管理者。要使班主任工作上一個新臺階,達到一個新水平,就必須從經驗型轉向科研型,從隨意性轉向規范性,從零散性轉向系統性,從盲目性轉向科學性。因此,必須加強班主任專業化建設。
加強班主任專業化建設,關鍵是提高班主任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班主任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要“以學生為本位”,“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學生的************、成才、成功乃至一生幸福奠基。
第二,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工作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德育在素質教育中發揮著導向、動力、保證的作用。要轉變“重智育輕德育、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觀念,要糾正“德育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
第三,關愛學生的教育理念。關愛學生是班主任的天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關愛學生包括關愛學生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的隱私,尊重學生的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自信心,都能快樂、健康、和諧地成長。
第四,和諧德育的教育理念。德育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雙主體和諧互動的過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是有效進行教育活動、完成教育任務的重要條件。在德育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如果能夠平等相處,誠懇相待,教師的高尚道德情操、優良個性品質就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學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五,和諧育人的專業能力。班主任的專業能力包括班集體的組織管理能力、主題班會的設計實施能力、班干部的指導培養能力、走進學生心靈的能力、任課教師的協調能力、學生家長的溝通能力、社會實踐的組織能力等。
基于上述認識,本次大賽是在征集評審班主任教育故事和主題班會設計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的。大賽由班主任教育故事敘說、案例分析、情境答辯、才藝展示幾部分構成。
專業能力大賽推動班主任和諧育人
有助于建設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班主任工作隊伍。
教育故事敘說是促進教師反思的一種極為有效的形式。班主任將自己遇到的教育事件和親身感受敘說出來,不僅可以表現自我、引起共鳴、啟示他人,而且可以在自我敘說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行為、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育故事敘說,主題鮮明,情節生動,一事一議,小中見大,感人至深。教育故事敘說,是一種生活化的經驗交流方式,通過聽取和借鑒別人的教育敘事,獲得更多的間接體驗與經驗,有利于在交流中受到感染和啟迪。教育故事敘說不僅是教師成為反思型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一條有效的捷徑,也是提升班主任專業素養的有效形式。
有助于班主任掌握和諧育人的教育理念。案例分析和情境答辯是本次大賽的又一個重要內容。這一環節是采取隨機抽題的方式進行的,具有突發性和隨機性。這與班主任日常工作的特點是相似的。班級發生的事往往是不可預料的,需要班主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而應變能力需要理論的支撐和經驗的積累。多數參賽選手都能在短暫的思考后,自覺運用和諧育人的理念來回答問題。
和諧德育的“師生雙主體互動”,“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體驗為中心”的新三中心,“知、情、意、行”四環節和諧,“近、小、實、親”四原則以及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等,這對于引導和幫助班主任掌握并運用和諧育人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義。
有助于提升班主任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班主任個人才藝是班主任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班主任個人才藝展示,我們看到了班主任能歌善舞、操琴繪畫、多才多藝的專業素質與能力,體現了班主任的親和力和示范作用,提升了班主任個人影響力和人格魅力,展現了班主任的工作特色與風格。同時,教師的著裝、儀容儀表、舉手投足、語言與情感表達都是體現教師形象、展示教師風采的必備要素。通過才藝展示比賽,可以促進教師更加注重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師表形象修養,對于提升班主任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和諧育人是掌握教育規律的必要環節,是班主任專業素質的必然要求,是班主任專業化的必由之路。同時,和諧育人也是建設和諧班集體與和諧學校文化的主體內容。進而,將和諧育人的理念運用于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對推進和諧家庭與和諧社會建設必將起到重要的影響。(作者單位:中央教科所 詹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