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海口1月14日訊(記者 周元 實習生 王欣怡)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全校學生不足一百人。這樣的“麻雀”小學在海南省農村并不鮮見。隨著海南省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的開展,去年全省共撤并220多所小學和30多所初中。
記者昨日從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獲悉,截至2009年12月,全省小學一共有2520所,比上年減少220多所;初中一共有434所,比上年減少30多所(以上均不含教學點)。據基礎教育處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海南省辦學規模在100人以下的小學數量逐年增加,目前,這類小學的數量占全省小學總數的40%左右。
該負責人認為,出現這一現象,計劃生育政策深入人心是原因之一,近年海南省新出生的孩子明顯減少;另一原因是很多農村青年進城打工,千方百計把孩子帶到城區讀書。此外,在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仍保留了一些規模較小的學校或教學點,方便附近村里孩子上學。
“這些不足百人的學校,辦學規模太小、教研活動和學校管理難以開展,對資源也是一種浪費,更重要的是孩子難以接受到較好質量的教育。集中辦學是大勢所趨,但撤并中小學也不能搞一刀切,要先立后破。”該負責人說.
近日教育部印發的《關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也明確指出,“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在調整中小學布局時,要統籌考慮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未來人口變動狀況和人民群眾的現實需要。對條件尚不成熟的農村地區,要暫緩實施布局調整,自然環境不利的地區小學低年級原則上暫不撤并。對必須保留的小學和教學點,要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對此,該負責人表示,調整中小學布局要因地制宜,如果撤并后學生上學太遠,該地區中心學校寄宿條件尚不成熟,會暫緩撤并。思源實驗學校接收教育扶貧移民學生寄宿,一定程度解決了邊遠地區學校撤并后學生上學問題,但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考慮到年齡太小,寄宿不方便,將保留這些村的教學點用于小學一到三年級教學,思源實驗學校將對其進行教學指導,保障教學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