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根據規定,義務教育學校正式工作人員,從2009年1月起實施績效工資制度。分配方案的核心原則是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干教師和作出突出成績的其他工作人員傾斜。為此,教育部也出臺了相關指導意見。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第四小學(以下簡稱西夏區四小)的部分教師向本報寧夏記者站反映,該校的績效工資實施方案有失公允,難以體現指導意見精神。
教師:向一線傾斜難兌現
近日,銀川市西夏區四小部分一線教師向本報寧夏記者站反映,在西夏區教育局出臺的績效工資分配方案中,把所有獎勵性工資的5.7%拿走分配給各校長,然后由學校再給中層干部進行分配,后剩下的給一線教師分配。教師們認為,這種做法違背了“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干教師和作出突出成績的其他工作人員傾斜”的政策。
西夏區四小的教師還向記者提供了一份該校的津貼分配方案,即副校長津貼參照班主任津貼平均數350元×1.2=420元;中層干部津貼是350元×1=350元;年級組長津貼為60元。此外,以上人員還有課時津貼。班主任的基礎費是280元另加課時津貼,其他教師只有課時津貼。教師們認為,這種做法嚴重挫傷了大家的積極性。
校方:教師工作很難量化
針對教師的質疑,西夏區四小校長李占元說,去年11月初,該校接到主管教育部門的通知,要求依照西夏區教師績效工資分配的總方案,研究確定適合四小的方案。為此,該校先后召開七八次會議,于當年12月23日制訂出方案具體內容。
李校長介紹說,由于教師的工作很難量化,而量化的平衡點也難以確定,方案中的部分內容難免會引來一些教師的意見。為此,該校已準備對分配方案進行重新修訂,例如對副校長、中層領導領取基礎津貼附加必須完成帶滿標準課等前提條件。
究竟方案中的什么內容引來了爭議呢?采訪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師向記者介紹,讓一線教師不滿的焦點主要是,學校中層以上領導均參照班主任津貼平均數再乘以系數,班主任基礎獎280元再加課時津貼,而其他老師均沒有基礎獎,只有課時津貼。如果按此方案執行,學校中層領導每月平均獎金都在600元至800元,而一線教師僅能拿到課時津貼約300元。
區教育局:已發現方案中存在不妥
據了解,此次教師績效工資改革,并非單純地漲工資。按照國家指導意見,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和獎勵性兩部分。其中,基礎性績效工資占70%,主要體現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崗位職責等因素;另外30%作為獎勵性工資,根據考核結果,在分配中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干教師和作出突出成績的其他工作人員傾斜。
根據指導意見,獎勵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礎上,由學校確定分配方式和辦法,根據實際情況,在績效工資中設立班主任津貼、崗位津貼、農村學校教師補貼、超課時津貼、教育教學成果獎勵等項目。
據銀川市西夏區教育局局長張冰介紹,此次改革西夏區共涉及1500余名教師,方案僅在西夏區四小等部分學校引起較大爭議,爭議出現在中層干部津貼領取標準方面。為協調各方關系,進一步完善績效工資改革方案,該局已上報西夏區委,將對改革方案進行重新完善修訂。
1月12日,銀川市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根據他們所掌握的情況,興慶區、金鳳區和西夏區的績效工資分配方案大體平衡。目前,西夏區已經發現方案中存在不妥并開始著手修訂。銀川市教育局也將邀請人事方面的專家給西夏區各校校長進行政策培訓,并指導各校進行方案的制訂。
業內人士:呼吁加強方案解讀
據了解,目前銀川市除西夏區的方案暫時擱置外,興慶、金鳳區各學校都開始實行績效考核。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很多學校的分配方案均能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特點。銀川市興慶區三小副校長魏林忠告訴記者,該校的方案嚴格按照教師付出的多少確定津貼標準。例如班主任是操心多的崗位,因此班主任的獎金也是高的,平均每月約700元,其次單科數學、藝、體教師拿得略少,而中層干部及負責行政工作的人員均拿教師的平均獎。這樣的分配方案在教師中深得人心。
為了制訂方案,三小校領導也多方聽取教師意見,并采納了其中部分建議。例如在衡量語文和體育、音樂教師的工作量時,語文教師一周12節課,體育、音樂教師則是18節課,如果單純按照課時計算,語文教師顯然要比體音教師的獎金低。但實際問題是,語文教師每天要批大量的作業,為此,三小經研究決定,相應提高語文教師批作業的量化分。
“我們學校的方案很公正,獎罰規定很明細,獎金分配政策也是向一線教師傾斜,多勞多得大家都沒有意見。”在采訪中,興慶區三小的教師表示。
采訪中,一些基層教育人士認為,涉及中小學教師切身利益的績效工資改革引起廣泛的熱議,說明政策宣傳解讀還不充分,有關配套政策還有待完善、細化,應該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在實施新工資方案時,應向廣大教師明確,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不是簡單地漲工資,而是加大考核力度,改變以往教師工作“干好、干壞、干多、干少一個樣”的狀況,增強工資的激勵作用,引導廣大教師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同時,要盡可能完善細化實施方案,使工資改革過程公開、透明、民主。
業內人士認為,針對績效工資分配目前存在的爭議,有關部門可以廣泛聽取教師的意見,不妨將此次績效考核作為試行方案,試行一段時期后加以修訂。同時,有關部門應當在適當的場合對績效工資考核方案進行詳細解讀,讓教師對績效工資的考核心悅誠服,也能使校長的工作相對順利。 (記者 潘從武 王瀟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