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務院批準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喜慶日子里,1月17日~18日,海南人以濃烈的熱情迎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70多名高職院校領導,他們都帶著忐忑的心情來參加在這里舉行的“高職院校領導海外培訓項目第二次匯報會”。
“高職院校領導海外培訓項目”(以下簡稱培訓項目)是由教育部、財政部批準立項,于2008年年底正式啟動。培訓項目計劃在未來5年選拔500名國家示范高職院校及省級重點高職院校領導赴美國、德國等國家進行為期1個月的深入研修,以此力圖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高職院校領導隊伍。2009年10~11月,這70多名高職院校領導被分別安排到了德國、美國去考察。這次匯報會,是要將自己回國后的心得、體會以及在學校中的應用向專家進行報告。
每個院校領導都必須做好準備,因為事先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要被抽查進行匯報。只有在開會前,才以團隊為單位,任意抽取一人來匯報。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韓偉平第一個被抽選來匯報,15分鐘的匯報,5分鐘的專家點評。去德國考察時,韓偉平大的啟示是,“職業院校不僅要關注和強調實踐技能,更要關注學生的發展,教育的任務和意義遠遠大于單純的熟練技能培訓”。回國后,他強調要把培養實踐技能的項目化教學應用到學院的教學之中。
去美國社區學院考察的威海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金志濤,出國前就一直想對社區學院的教材進行考察,以此來指導學院的教材建設。到美國后,他發現,那里的教材有幾大特點,比如有行業協會的參與;涵蓋了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強調學和做交替;注重學生操作中安全意識的培養等,因此,他重點匯報了這些考察的結果。他回來后,以這些特點指導學院的教材建設。
“他們都是帶著問題出去,帶著想法回來的。”教育部高教司高職高專處處長范唯在評價匯報效果時說,為了使培訓更有目的性,出國前就要求每個參加培訓的高職院校領導根據自己在學校的職責和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提出培訓的專題和研修計劃,并根據提出的課題進行針對性的學習。“看來已經達到了預想的效果。”范唯說。
具體負責培訓項目的中國國際教育交流協會秘書長江波認為,培訓項目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為了進一步提高效果,對于接下來將參加培訓的其他高職院校領導,他再一次給出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一是確定的研修選題不要太大、太寬。如果選題太寬泛,就會面面俱到,太空洞、太宏觀,而落不到實質問題上,提出的建議和措施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研究不能浮在面上,要從細節入手,以小見大,悟出大道理。
三是抱著平等交流的態度,既不要去仰視人家,也不要自傲。要分析他國職業教育成功或失敗的背景,分析他們成功的條件和土壤。然后,要鑒別哪些是可借鑒的,哪些是不可用的。(本報記者 梁國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