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積累了求職技能 有人說破壞了就業秩序
低年級學生該不該“試水”招聘會
眼下正值各高校畢業生求職的黃金季節,不少高校都針對應屆畢業生舉辦了雙選會。但在高校的求職大軍中,卻有一些低年級的學生,他們開始不滿足于校內的“模擬招聘”,而是帶著簡歷和大四的畢業生們一同站在了用人單位的招聘展臺前。這一現象在高校師生和用人單位中引發了熱議。
大一學生也參加招聘會
近日,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舉辦2010屆畢業生雙選會。該校大二學生梅高強為“體驗應聘的感覺,看看自己今后應該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帶著精心準備的簡歷加入了求職隊伍。事實上,這也并非是梅高強第一次這樣“真槍實彈”地參加招聘會。還在大一的時候,梅高強就帶著簡歷“混進”了針對畢業生的招聘會,而且還獲得了面試機會。當他后坦陳自己的身份時,招聘方表示,“可以暑假先來實習,畢業后有意向的話優先考慮”。
據了解,高校中像梅高強這樣提前“試水”招聘會的低年級學生并非個案。2009年6月,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一場招聘會上,大一學生孫浩杰“試水”成功。他在深圳某公司的招聘中,竟將一些應屆本科生和碩士生PK掉,但終因為學業還沒有完成,“不得不放棄”。
在日前武漢大學的一場招聘會上,大三學生張雨翔把自己的簡歷投給了武漢一家媒介公司。在校期間獲得過多項獎勵的張雨翔,通過對方的初審并進入了后面試環節。在后接受該公司總經理面試時,張雨翔“坦白”了自己還是個大三的學生時,對方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備戰就業成為直接動因
“大學生就業難”的觀念,從不少大學生踏入大學校門的那一刻起就在無形中被樹立了起來。為從源頭上破解大學生就業的難題,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等高校都把就業教育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但部分學生并不滿足于高校內部“模擬招聘”等就業指導活動,而是將目光直接轉向了針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聘會”。
大二學生孫浩杰談及自己大一時的“求職經歷”時表示,只是想看看招聘會究竟是什么樣的,看看自己畢業的時候該怎么應對。但當天連簡歷都沒有的他,卻闖入了面試。面對考官“你是畢業生嗎”的提問,孫浩杰答道,“我不是畢業生”。見主考官有些遲疑,他立馬又補充道:“因為畢業證還沒有發下來。”
武漢某媒介公司的老總對張雨翔的面試持續了約一個小時的時間,“小伙子,我見過很多大學生,你是我見過的不錯的學生”。面對已經唾手可得的工作,張雨翔在后關頭向對方“坦白了”。他說,“我還是在校大學生,感謝貴公司給予我的這次寶貴面試機會,但學生以學業為重,我還有一年才能畢業,如果公司能夠考慮我的特殊情況,要不給我個兼職先干著?”張雨翔說出這話時,自己都覺得有些汗顏,“這不是在耍別人嗎?”
大二學生梅高強是學校文學社社長,并主編了一份校內報紙和一本雜志,他對于今后的期望是從事文字方面的工作。聽說學校舉辦畢業生雙選會的消息后,他先到雙選會現場轉了一圈,選定了幾家招聘單位作為“目標”,然后回到宿舍制作簡歷。對于自己的行為,他解釋這樣才能更加真實地了解到“應聘者需要注意什么”。
“試水”招聘會引熱議
由于沒有就業的心理壓力,有些非畢業生在招聘會上的表現要優于一些畢業生,甚至在面試中還將一些為工作奔波的畢業生給“擠”掉了。“如果都像這樣,那招聘會不是亂套了嗎”、“不管怎么說,非畢業年級學生去應聘,顯得不太誠信,因為即使公司真的錄取你,你也無法上崗就業”、“提前參加應聘占用就業資源”……高校低年級大學生紛紛提前“試水”招聘會的現象引發熱議,高校師生、用人單位對此莫衷一是。
林剛是計算機專業的一名大四學生,目前還在為工作奔波的他對此表示,“非畢業生提前參加招聘會一旦被錄用,但又不會去,這樣會擠占一部分畢業生的市場份額,浪費企業的招聘指標”。他甚至有些擔心,如果是比較自卑的學生,“面對招聘會上的各種打擊,會給自己造成更大的傷害”。但畢業生劉明揚則認為,“大學生提前參加招聘會,可以體驗到殘酷的就業現實,是件好事”。
對于非畢業生的這種行為,有的用人單位則表示很無奈。作為一名大學生創業者,武漢完美網絡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劉統洲認為,“非畢業生的這種行為會增加用人單位的招聘成本,也將導致企業對應屆畢業生敬而遠之”。他認為,一些提前“試水”招聘會的低年級學生確實很優秀,但“沒有把這種優秀用到正確的場合”,很多人可能是為了“湊熱鬧”才來參加招聘會的。
一些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負責人稱,目前低年級學生中敢真正“試水”招聘會的只是極其少數的優秀學生,對整個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并不大。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畢業生辦公室負責人季強認為,一些非畢業生提前“試水”招聘會,“這是件好事”,說明學生就業的積極性提高了,就業競爭意識更強了,“已提前進入了職業角色”,其收獲和感受要比校內的“模擬招聘”更真實更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