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UploadFile/201022094430953.jpg)
去年,在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作用下,我國經濟呈現出企穩向好的積極態勢,有關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開始見底回升。但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依然嚴峻,經濟進一步平穩上行還存在不少障礙。在此大環境下,對于人力資源管理,特別是薪酬管理來說,從危機階段到復蘇階段,員工的薪酬激勵模式發生會哪些變化?今年員工的薪酬會進行怎樣的調整呢?日前,中智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專門的調研,并對2010年全國企業的薪酬管理趨勢進行預測。
去年薪酬漲幅為歷年低
中智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咨詢顧問楊冰指出,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是金融危機肆虐嚴重的一段時期。企業面對不明朗的經濟環境和訂單大量減少所帶來的影響,采取一系列積極或無奈的應對措施,如減少負債、增加現金流、關停非核心業務等。同時,大力控制成本,包括運營成本和人工成本。而在人工成本方面,大多數的企業選擇了以薪酬福利成本的降低作為切入點來控制人工成本。據中智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約26%的企業采取了降薪或不調薪的方式應對金融危機。在薪酬水平調漲的企業中,2009年全國薪酬增長率為4.9%。按區域來看,北方地區薪酬漲幅達到高,為5.2%,而薪酬漲幅低的為華南地區,僅為4.2%。從薪酬漲幅的角度也可以看出金融危機的爆發給依賴于加工貿易出口的華南地區造成了嚴重影響。此外,一些外部不利因素也造成了去年加工貿易業的低迷。
楊冰說,與2008年相比,華東地區去年薪酬增長下降幅度要高于其他三個地區,平均下降的比例達到了4.2%。而北方、華南、西南三個地區的平均下降比例分別為3.1%、4.0%、3.7%。從數據來看,在2009年初的時候,華東地區的企業要明顯悲觀于其他地區。受外資企業在華裁員、降薪的影響,2009年整個華東地區的薪酬增長下降比例大。
企業全面縮緊的策略,特別是人工成本的控制直接影響到員工的滿意度,據中智連續幾年的員工滿意度調研發現,危機之時的員工對企業的整體滿意度呈下降趨勢。其中,薪酬福利滿意度下降快。
2010年,企業薪資預算“反彈趨勢”明顯
經濟波動的周期一般分繁榮、衰退、蕭條、復蘇四個階段。國際上通常用GDP(國內生產總值)和其他一些相關指標的波動判定經濟運行所處的階段,其中GDP是綜合重要的判定依據。從2009年中國GDP增長幅度來看,中國經濟止跌回升勢頭明顯。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數據,2010年中國GDP預期增長9%。
在經濟回升預期明顯的背景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也明顯作出調整,2010年中國地區薪酬漲幅預計為7.0%。絕大部分參與調研企業表現出一種謹慎而樂觀的態度,認為2010年的薪酬增長幅度會高于2009年,整體薪酬增長幅度約高于2009年1到3個百分點。這體現了隨著經濟的回暖,企業的信心也在回升,如此高的薪酬漲幅增長預期在往年并不多見,反映了薪酬水平以及人力市場長期低迷后的剛性釋放,而這一提升幅度也處于全球前列。
楊冰分析認為,薪酬的增長幅度與各地的產業結構和人才的供應量有著密切關系。從地域來看,對于一線大城市的企業來說,隨著經濟的復蘇和企業經營狀況的改善,薪酬水平恢復速度較快。而在二、三線城市,隨著產業結構調整,不少企業開始由制造導向轉型為科研導向,人才的激勵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從整體漲幅水平來看,出口型企業較多的華南地區、外資企業較多的華東地區以及北方部分大城市都有較大幅度的反彈。
日資企業預測增長率高
從投資國別來看,日資企業高。金融危機在全球的影響尚未消除,歐美企業在薪酬管理方面仍堅持相對謹慎的態度,而日資企業的管理文化和其特有的薪酬制度確保其薪酬水平穩定發展。
醫療和消費仍居增幅前兩位
從行業來看,在中智調研的近千家企業中,各個行業較2009年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漲幅相對較高的仍然是消費品行業和醫療行業,其行業特性決定了相對其他行業不太容易受到經濟波動的影響,因此能夠在連續兩年都居于行業薪酬增幅首位。制造業薪酬水平恢復趨勢明顯,而對于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金融業,薪酬水平增幅雖然不高,但相比2009年大部分企業降薪或不調薪的狀況,已有了明顯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