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家在安徽省蚌埠的孕婦,從合肥省親完回家時,上錯了車,莫名其妙被困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烏龍泉礦大洪山采石場的一片淤泥灘中4天。直到昨日(5日),才被人發現,各方立即組織全力營救。
補充營養
第三套方案獲得成功
報警
昨日中午11時50分許
大洪山采石場開piao員吳小姐,隱約聽到一陣模糊不清的喊聲。前3天,她都聽到同樣的喊聲,但并未引起注意,因為采石場里的工人家屬也常大喊。而當天的喊聲卻格外凄厲,她循聲走出去一看,發現門前淤泥灘縱深50米處,一名婦女腰部以下埋在淤泥中,只有上半身探出在外,正有氣無力地呼喊。吳小姐喊來周圍工人,想將她拉起,但未能成功,這才報警。
救援
12時許
民警趕到現場,隨后請求消防員增援。然而眼前浩蕩的蘆葦淤泥灘讓消防員也犯難。他們找來木板、消防水袋、氣墊等各種工具,開始在淤泥中鋪路,花了近一小時,在蘆葦中開辟了一條50多米長,寬僅40多厘米的救援通道。
下午1時許
15名消防員小心翼翼地靠近婦女,消防員先拿來酸奶和礦泉水喂她,在和其交談中,才得知她竟然是一名懷胎7個月的孕婦。救援難度再次加大。
消防員先用繩子綁住她,想把她從泥中拔出來,但一用力,孕婦就喊肚子疼,第一套方案失敗;為了保護她肚中的小生命,消防員啟用第二套方案,但淤泥太稀,方案仍舊行不通。
晚上7時許
現場指揮的江夏消防大隊隊長張焱果斷下命令:“打造個框子,將其身邊固定起來。”
晚上9時許
打好的四邊形框被送到救援現場,在孕婦身邊打了個圍,消防員全力清挖圍中淤泥。
晚10時許
淤泥已挖到孕婦膝蓋處……
三套方案
方案一:用繩索將孕婦身上綁住,在木板上用力拉拽。但由于孕婦棉褲里全是淤泥,泡了4天后已與周圍淤泥凝成一體,拉拽時婦女痛苦難忍。方案失敗。
方案二:將一個裝水鐵桶兩端打通,從孕婦身上套下去,固定在孕婦身邊,讓鐵桶將周圍淤泥隔斷,但鐵桶很快陷入淤泥中;找來幾塊木板在其身邊打圍,然后再挖圍中淤泥,但淤泥太稀,淤泥很快流回。方案失敗。
方案三:打造個框子,將其在孕婦身邊固定起來,然后開挖淤泥。
新進展
晚上11點,本報第二批記者趕到現場。2盞高強度的照明燈,將黑漆漆的淤泥灘照得猶如白晝。只見水庫岸邊停滿警車、救護車和消防車,5名渾身是泥的消防隊員,一邊沖洗身上的泥土,一邊啃著饃饃,另有數十名群眾和公安干警站在岸邊,焦急地看著淤泥灘的中央。
一條長約50米,用預制板、木板、石棉瓦和塑料布鋪就的生命通道,通往淤泥灘中央。通道盡頭,12名消防官兵圍在一個木箱周邊,受困孕婦弓著腰蹲在淤泥中,其中2名救援者站在木箱內,不停地從木箱里向外掏淤泥。
由于淤泥吸附力太強,孕婦的雙腿始終牢牢地焊在淤泥中,無法動彈。室外天氣寒冷,為防止孕婦雙腿凍僵,危及生命,官兵們加快營救速度。江夏消防大隊大隊長李焱緊張地指揮,不斷根據現場情況調整急救方案。
11點半左右,2名救援者用手托起淤泥中孕婦的雙腿,其余十余人將一根粗棍穿過孕婦身上的救援服腰帶,努力向上抬,幾次用力孕婦都大聲喊痛,消防官兵只得放棄,輪番換人繼續向外掏挖淤泥,前后共換了5撥人。
11點58分,消防官兵在做新一輪的努力。現場有人大喊已看到孕婦的小腿。目前孕婦情況良好,救援正在緊張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