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廣東網5月9日電 (朱瑞) 近年來,關于未成年人網絡使用的問題爭論較多,由于未成年人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相對欠缺,在互聯網內容的爆炸增長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的未成年人網絡使用問題也不斷顯現,許多家長為了能正確引導孩子上網,也紛紛與時俱進,學習上網。
據一大型兒童社區網站訪調查顯示:近七成(67.8%)的家長及其配偶“都上網”,“其中一位上網”的超過兩成(23.6%),而“兩位都不上網”的不到一成 (8.6%)。也就是說,九成以上家庭都有至少一位家長上網。
李先生告訴記者,兩年前家里買了一臺電腦純粹是跟著社會潮流,自己買了好像也沒有干什么事,倒是自己才10歲的兒子天天在上。自己看報紙什么時老是看到一些網癮之類的問題,很是擔心,但沒想到在教育兒子時,居然還會被兒子教育:“看看說著說著就說別的了吧?”自己也是看報紙說上網如何如何不好,但具體如何壞卻一點都不知道,于是為了兒子也慢慢開始上網,然后就發現其實網絡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壞,而且由于自己學會了上網,和兒子多了網絡的共同語言,反而感情更好了。
老歐的網齡也有8年了,據老歐介紹,他當初開始上網時,孩子正在讀初中,當時覺得老師的教育方式有問題,想到教育網站上去看看、學學,在我的《教育》收藏夾里,有孩子初中、高中、大學的網站,也有許多教育網站和論壇什么的,我覺得通過學習,對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都挺有益的!
“上網關注女兒的日記帖,是我每天的必修課!”身為老師的李小姐則覺得,網絡只是一個工具,是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的一種新型的、全方位開放的大眾媒體,具有一切傳統媒體的優缺點,在許多方面又是超越于傳統媒體的。網絡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學會使用網絡對開拓視野,豐富知識都有好處,關鍵還是在于家長的引導。
兒童社區網站專家也表示:家長們要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加深對網絡時代的認識,學會上網,家長無論多忙,也一定要抽出時間,和孩子談談上網的話題,并就孩子常訪問的網站及網上內容進行交流。有了共同語言,孩子才會把家長當“自己人”。建議家長好能抽空與孩子一起上網,除了上網學習之外,積極鼓勵孩子參加一些有益的網上活動,比如網上電子賀卡比賽、網頁設計比賽、自建家庭網站、參加網上知識性聊天活動、網上購物、在網上讀書和欣賞藝術作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