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竹籃打水一場空,一位家長用了7年時間,耗費上百萬學費才明白其真諦,因為他的兒子在澳大利亞學習了7年之久,畢業證沒捧回來不說,連英語口語也僅為普通初中生的水平。出國留學重要的是先過語言關,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早早熟悉語言環境,干脆直接送孩子出國讀語言學校,結果往往是一出國,發現語言學習班“遍地都是中國人”。有的孩子,在國內讀兩個月語言,覺得進步不快,又出國學語言,過了幾個月,又跑回國內學,結果錢花了不少,語言還沒過關。難道出國讀語言不對嗎?語言不達標,到底是先出國在當地的純語境里學習好還是在國內補足了再出去好呢?大家各有各的說法,留學生還是應該根據自身及家庭情況來選擇。
留學生扎堆不用英語交流
一位在外國語學院任教的劉老師應朋友邀請,參加了一個家長為他的孩子小林舉行的聚會。此去還有一個“艱巨”的任務,就是檢驗一下小林這個留學生的英語水平究竟咋樣。小林高中就出國留學了,小林的家長生意做得很大,但自身文化底子薄,就盼望兒子有個好前程。
聚會上,劉老師用英語和小林交流。初的寒暄過后,談話進行不下去了,因為小林根本無法流利地用英語表達在澳大利亞的生活和學習,其英語的發音也不標準。后,劉老師得出的結論是,他的英語水平恐怕只及一個普通的初中學生。
在澳大利亞生活學習了7年之久,耗費家里上百萬元,即使學業無成,也總不至于連英語都說不明白呀?后來,在家長的追問下,小林才如同擠牙膏般地道出原委:在澳大利亞,他生活在華人聚居的地方,大家都是中國人,連說英語都省了。所謂的語言環境,只是留學中介的片面宣傳和家長的一廂情愿。
很多人外語水平只夠“看懂題”
如今留學更容易了,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早早熟悉語言環境,干脆直接送孩子出國。結果往往是一出國,發現語言學習班“遍地都是中國人”。其實,比較保險的方法是,在國內進修一段時間的語言,同時申請國外大學。
因為文科類對語言水平的要求太高,很多留學生都達不到那樣的水平。所以只有少數留學生在外國念文科。念商科的學生是多的,因為商科對學生的評價比較抽象,學生外語表達水平一般,但也能寫出符合要求的論文。理工科對語言的要求也不高,不過偏專業化一點。所以有些理工科學生只是達到“看懂考試題目”的水平,但因為在國內數理化底子好,也能應付國外的考試。
當然,現在許多非英語國家為了吸引留學生,在大學內開設了英語課程,這雖然對不會小語種的留學生是個利好消息,可當他們畢業后,“融入當地社會”就成了問題。
觀點PK
在國外還是在國內讀語言?
出國補語言更易融入環境
對于留學機構熱推的“免語言成績留學”、“有條件錄取”、“雙錄取”等項目,留學顧問的說法是,高考生此前全心忙于準備高考,錯過托福或雅思等考試,這些項目為他們提供了一種彌補的渠道,也給沒有語言成績的學生提供了一種捷徑。對于語言能力差的學生,這些項目使他們可以提早出國,到外國接受語言教育。
留學顧問還強調,學習一門語言就意味著學習一種文化,到母語國學習語言,能夠幫助學生提早適應和融入留學國的文化中。據介紹,國外大學的語言中心除了培訓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外,還培訓學生的學術英語,比如做筆記、寫論文索引等,能夠讓學生綜合提前體驗院校氛圍,為以后順利完成學業打下良好基礎。記者了解到,在國內學語言,即便是外語很優秀的學生,由于留學地口音以及用語習慣等的不同,剛到國外在語言方面還是要經過一段適應期的。
國內學成本低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高中畢生一般年齡都還比較小,對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還不是很強,在一個陌生的非母語環境里,如果語言不達標,將會對他們的學習、生活造成很不利的影響。此外,在國外進修外語的成本相當高,一般學生出國后還要學習10~20周的語言培訓,一周的培訓費大概相當于國內學習一個月的學習費。“更重要的是,由于在國外是外國老師全英文授課,他們對學生的語法要點、語言習慣等教學沒有國內老師對學生那么了解,所以效果不如在國內學習語言。”因此學生還是在國內打好語言關再出國留學。
專家:
哪類孩子適合在國外讀語言?
自學能力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家庭收入比較好的學生,選擇出國進修英語再留學的方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母語國家為學生學習外語提供較好的語言環境,一般學生只要經過3~6個月就可以適應。但是,對于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要慎重考慮。啟德學府北美教育部主管邱蒲瀟老師表示,如果英語沒學好便到國外留學,學生很有可能會遇到上課聽不懂,作業無法完成,和室友無法溝通等問題。有些學生會選擇到華人聚居的地區學習,這些學生遇到的語言障礙較少,可是英語水平難以提高。作為學習專業知識的工具,沒有英語基礎將會使學習大打折扣,同時還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留學生:
進修英語好到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
小李高考成績不理想,在國內讀了半年大學后決定到英國留學。由于英語一直不好,急于出國的他在沒有參加雅思考試的情況下選擇先借道去新加坡讀預科再到英國讀本科。他本來想以新加坡為過渡把英語打扎實,但是半年下來,他的英語并沒有明顯的提高。因為每天兩三節課老師都是全英文授課,這讓基礎本來就不好的他有點吃不消。由于中文在新加坡也是主要語言,所以課余時間他基本上都是用中文與別人進行交流。一年后,由于不能通過學校的語言測試,他只能打道回國,結束自己的留學夢。現在談起這段學習經歷,小李后悔當時的選擇,他說要是當時選擇英、美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或許自己就能被逼出一口流利的英語來。
準備托福考試要多看《探索發現》、《國家地理》
邱蒲瀟老師表示,在國外生活,學生只需掌握1000~2000單詞,而要順利完成國外大學本科的學習,則需8000個單詞,這恰好是托福考試所要求的詞匯量。
要到美國留學,首先要過的便是托福關。準備托福考試,邱老師建議學生要注意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逐漸積累知識。
看《探索發現》等節目、《國家地理》等雜志,便是很好的辦法。這些節目和雜志中出現的單詞很多都是托福詞匯,所談論的話題也是托福考試中可能出現的內容,簡而言之,也就是科教類知識,包括歷史天文等,同時,其中的圖像和圖片也能幫助學生記憶相關內容。
有些學生看《老友記》、《越獄》等國外連續劇學習英語,邱老師認為這些連續劇涉及的題材并不是托福考試內容,所以作用不大。
還有學生想通過聽英文歌提高英語水平,其實學生后記住的可能只是其中的幾句話,因而效果也不明顯。
除此以外,學生還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參加網上免費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