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初到現在,唐山文革瓷可以說成了藝術品投資市場上的“績優股”,持續上漲的趨勢,令遍布中外的中國紅色經典瓷器收藏家們也不得不驚嘆:唐山的文革瓷漲瘋了!
文革瓷顧名思義是指1966年至1976年期間國內生產的陶瓷工藝品。這種工藝品由于當時的政治原因,一度充斥了每個中國家庭。改革開放后,文革瓷又極度降溫,甚至成了“雞肋”。近十幾年來,人們在摒棄了狹隘的政治偏見之后,又自覺或不自覺地放大了文革瓷在造型、釉色、構圖諸方面的藝術成就,文革瓷作為藝術品的價格節節攀升,特別是以素白瓷******************像為代表的唐山文革瓷,更是以不衰的戰績,一直雄踞全國文革瓷藝術與價格的榜首。以1997年香港回歸、國民收入跨越式增長時為例,當時一號******************半身像價格為2千元以內,如今達到了8萬以上;四號******************戎裝半身像從150元升至4千元以上;僅一尺多高的******************去安源全身像,從3千元升至8萬至10萬元!就連普通的噴彩直壺,也從100元上升至2千元。有人做了統計,這13年里,在唐山文革瓷的拉動下,山東、山西、江西、福建等地的文革瓷相應提高了近10倍,而領頭羊唐山文革瓷的平均增長為13倍以上。
唐山文革瓷的走俏,有其社會的偶然性,更有藝術的必然性。國內大的紅色經典網——《******************紅色經典收藏網》站長邸樹立先生說,唐山文革瓷的經典處在于優秀的藝術家的傾心創作、政治高壓下職工的謹慎制作和大工業企業的標準化生產。當然,也不可排除文革后期、地震及信仰危機時人為的損壞以及眼界放開后與同時代任何一個瓷產地相比照后的反省。正是這些綜合因素造成了如今唐山文革瓷的稀缺和迅速攀升。
“在某種意義上,唐山文革瓷無論從質地到工藝程度,都無愧‘當代官窯’的稱號,這種集中優勢人員創作、制作的器物,與外地老仿和當地新仿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邸先生介紹說,目前,《******************紅色經典收藏網》每天點擊量在10萬左右,但成交的多是些外地文革瓷器,作為文革瓷的精品——唐山文革瓷,多是留在版主們的觀賞頁碼中,并無意交易。這種眾多買家長年的只收不出,也是唐山文革瓷價格飚升的原因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