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師范類專業 區域供求不盡均衡
從大城市的就業狀況來看,師范類學生的供求量趨近平衡,其中民辦教育機構(包括培訓機構)對師范類人才的需求量占了很大比例。
統計顯示,在師范類各專業中,需求較大的專業有教育學、特殊教育、教育技術、數學、漢語言文學、英語、日語、物理、計算機等專業。
北京師范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肖淑珍認為,我國從2003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實施教師資格認證制度,面向社會吸納師資。同時,鼓勵綜合性高等院校參與培養、培訓中小學教師,使得師資來源多元化。但由于受社會認同和學校品牌的長期影響,普教系統仍然是師范院校尤其是部屬師范院校的優勢就業領域。
由于我國教育政策的調整,近幾年民辦學校、職業學校大量興起,這使得師范生就業機會增多,又在教育系統內為畢業生拓寬了就業市場。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國中西部面臨優質師資匱乏、基層教育系統缺少編制的現實情況,而大城市教師職位日漸飽和,不可能再接收大量畢業生。因此,在普教系統就業面臨較大的競爭和壓力。近兩三年來,中西部省會城市及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二線甚至三線城市成為師范類畢業生求職的熱點地區。
從國家免費師范生政策的實施可以看出,中西部對師范人才的需求很大。因此,未來幾年師范類畢業生也應當轉變觀念,更多地將注意力投放到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區,在那里展現風采,實現人生價值。 2.外語類專業 就業去向日趨多元
隨著中國與世界的交流逐漸深入,特別是北京奧運會之后,我國對外語類人才的需求旺盛,應該說其就業前景是樂觀的。
但由于前幾年外語類專業招生過熱,這幾年總體就業趨勢顯得較為平穩。從近幾年需求情況看,需求量大的是英語、日語。此外,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的需求也較大。這些語種的畢業生就業較為容易,高層次的外語人才供不應求。有專家預測,北京奧運會之后,一些小語種也將走向熱門。
同時,外語類專業畢業生還能在傳統就業優勢領域獲得機會,如外交部、文化部等中央部委以及各部委所屬事業單位或新聞出版機構、圖書情報機構、各省市的外事機構等。 3.法學專業 持證上崗已是必然
從2008年的國家公務員錄用可得知,政府部門對法學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依然旺盛。
從數量上來說,我國對該專業的人才需求較大,特別是涉外專業的人才。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仲裁機構每年都要從應屆畢業生中招聘法學專業的學生,而企業對法學專業的人才也越來越重視,中國的律師行業更急需補充大量高素質的律師人才。中國目前正向法治化社會轉型,隨著全民的法律意識逐漸增強,整個社會對法學專業人才的需求旺盛。
但近年來法學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方面有相當的壓力:一是社會上對法學專業畢業生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二是該專業畢業生人數激增。
因此,近年來法學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就業狀況并不樂觀,這一狀況將持續一段時間。法學專業的研究生也將開始面臨一定的就業壓力,參加司法考試取得資格證書成為共識。
4.農林類專業 創業不斷改善
2008年農產品大幅度漲價為農林類專業發展注入了活力,往年農林類畢業生就業難的狀況有一定好轉。
近幾年來,國家對農業十分重視,不斷加大投入。另外,政策方面也不斷傳來“利好”消息,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人們對生存環境的重視給農林類專業發展帶來了曙光。因此,雖然農林類畢業生目前總體就業形勢不如其他專業,但可以看到,今后幾年該專業畢業生將會日益走俏。
在農林類各專業中,社會需求量大小不一。選準有發展前景的專業十分重要。未來需求較多的將有農業經濟、畜牧、獸醫、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設計與制造、森林道路與橋梁、園林、林產化工等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