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農歷新年了,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部分學生向媒體反映說,這個春節他們將在異地過年,因為學校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
這所學校恐怕并不是孤例,在年味漸濃時,有多少學生正在異地頂崗實習?
實習工大量興起是近幾年才顯現的一個社會現象,一方面學校為大批量學生謀得了實習崗位,而另一方面企業解決了燃煤之急。但看似皆大歡喜的背后,學生的利益往往被忽略,他們的意愿是否得到尊重,是得到了與專業相關的鍛煉,還是淪為了工廠流水線上的廉價普工?校方和頂崗學生各執一詞。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興起,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這一隊伍,爭論還將繼續,相應規范的出臺也迫在眉睫。
他鄉頂崗過年
“這是我在異地過的第一個新年,剛到這里,人生地不熟,不知年咋過。”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劉麗(化名)說。
21日,他們被送到了北京一家電表公司實習。
“中午剛到,下午就被安排在工廠流水線上工作。”
本次實習將持續到4月底。因為有“先頭部隊”對工作環境的描述,很多學生打心眼里不愿意去,但終不得不前往。之前,系里的實習動員會上說,實習將作為學分記入成績,為了得到這一學分,他們無奈“被實習”。
據學生們介紹,參加此次實習的約有150名學生。有的在電表生產流水線上做鍍錫、焊線、打釘、裝表工作,還有的去電網公司當保安、賣飯、在前臺做接待,或是去超市做售貨員。
“公司很多正式員工都要回家過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缺人手,所以才拉我們過來頂崗。”部分學生對此次實習的真正目的產生了懷疑。
在流水線上的工作很累,要從早上8點半做到下午17點,中間有半小時吃飯時間,周六加班一天,“食物也很糟糕,每天都是白菜、土豆,沒有半點肉星兒。”
學生們說,到現在他們還不知道實習期間的報酬是多少。公司只管上班期間的一頓工作午餐,學生們住宿還得交納一定數額的“管理費”。
“住的地方只有一小組暖氣片,室溫在10℃左右,晚上要蓋兩層被子。”部分學生對住宿條件也無法忍受。
21日當天,一位李姓老師把他們帶到了這里,說了些“你們要照顧好自己”之類的話,就不見了蹤影。一些學生給輔導員打電話,表示要回去;輔導員告訴他們,這事兒要聯系這位李姓老師。
“被實習”,差點流落街頭
這并不是這所學校學生第一次反映實習的問題,去年9月,該校部分學生還致電本報,反映自己“被實習”,淪為普工。
“快來幫幫我們吧,我們都快流落街頭了。”該校部分學生致電本報說。
這幾位學生介紹說,去年學校組織他們去蕪湖某大工廠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頂崗實習”。
“去之前,學校說得挺好,說這個廠是知名大企業,領導去考察過了,工廠提供給學生們的實習條件相當不錯,并和我們所學的專業相關。我們都高高興興地去了,到了那里就傻眼了。”一位學生告訴記者。
據介紹,去年8月25日是學生們到達蕪湖的第一天,400多學生抵廠后,廠里的宿舍都沒準備好,晚上11點才住進去,一些學生只好打地鋪,一些床板都斷了。
讓學生們無法忍受的是,所謂的與專業相關,其實就是在工廠生產流水線上做搬貨、擰螺絲之類簡單重復的活兒。
“每天站在那里,一干就是11個小時,下班后,手都腫了,胳膊也抬不起來。可氣的是,工廠每天只給我們30元工資,而工廠門口的牌子上寫著‘招臨時工,一天100元’。工廠剛開始說管飯,來了卻不管了,我們帶的錢不多,再這樣下去要流落街頭了。”
學生們聽當地人介紹說,這家工廠在當地招工招不滿,鬧用工荒,所以到外地大量招收職業技術院校學生來“頂崗實習”。
記者當時曾聯系到這批學生的帶隊人——邢臺市就業局的趙科長。趙科長說,他剛和廠方協商了此事。之前他們參觀的是企業總部,宿舍不錯,來了卻是企業的外租宿舍,一些基本建設沒到位,給學生造成了困擾。另外,學生們正好趕上了這個企業的生產高峰期,一些學生對工作12個小時感到不滿,從9月3日開始,將執行上午9點上班,晚上7點半下班的企業低工時制。學生工資也將逐漸和工人同工同酬。
趙科長說,目前該學院已經把就業實習全權委托給就業局來處理,他們將安排學生盡可能地多地輪崗,學生不能低看簡單操作,實習也是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協作精神的一種經歷。
職業院校學生需要什么樣的訓練
大批學生被送到工廠流水線上,是近年來興起的一股風潮,部分職業院校對此的解釋大多是,“為了響應教育部‘半工半讀’的文件號召”。
校方和學生、家長之間的分歧日益顯露。
一位把學生送到富士康實習的職業學院院長告訴記者,一些學生認為進富士康后在流水線上工作,干的活技術含量低,這種觀念其實并不正確,他們能深入了解這個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這對他們將來步入社會是有幫助的。
對于校方拋過來的“鍛煉機會”,一些學生并不原意照單全收。“拜托!我們每年交幾千元的學費,不是被送去工廠流水線上做普工鍛煉的。我們很多家庭困難的學生假期都在外打工,這樣的機會不要也罷。”學生們反駁說。
家長們也紛紛質疑,學校這樣做的目的是否算是把學生當廉價勞動力出賣了?孩子在工廠究竟是學習還是打工?為誰打工?
工廠為何鐘情職業院校學生
一位工廠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在用工荒的背景下,各廠家對職業技術院校學生鐘愛有加。一是因為學校在勞動力輸出上量大且穩定;二是在校生還保留著班級關系或院系關系,學生們紀律性強,便于管理;三是頂崗實習人員費用較低,除了需要廠方交納個人人身傷害保險外,工廠無需為學生交納各種社保福利金,且工資水平低于長期工;四是這些學生素質比農民工高,特別是經歷過金工實習的學生,廠方培訓成本低。
很多職業院校難以聯系到大量和學生專業相配的崗位,會遷就廠方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因此,各廠家都對職業院校伸出橄欖枝,校方提出的很多要求都能滿足,一般廠方的要求是干滿三個月。而學校為提高就業率,也愿意送學生到工廠,甚至要求學生實習期滿后拿就業協議返校換畢業證。
教育廳:教育計劃不合適的要調整
大量的職業院校學生進入到工廠頂崗實習淪為普工,應該如何規范?
河北省教育廳高教處有關負責人表示,頂崗實習是職業技術院校教育計劃的重要一環。目前,這一教育計劃主要由各院校和實習工廠協商后擬定,國家對此并無明確規定,但學生頂崗實習應該和所學專業相近,盡量照顧到各個工種。如果學生實習期間,都被安排做簡單重復勞動,這樣的教育計劃是有問題的,應當及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