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新年已過,雖是春意未濃,但將要完成拆遷的30個城中村村民,卻提早感受到了春的暖意。年初,石市市委、市政府做出決定: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8月底前包括二環內剩余的19個城中村在內的30個城中村全部拆完。屆時,省會二環內將結束“城中村”的歷史。
自2002年始,關于城中村,我們曾經無比糾結,曾經戀戀不舍,也曾經心懷憧憬,當城中村真的漸行漸遠,就要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時,我們忽然發現,關于它,我們有太多的東西值得記憶。
不知您是否還能記起2002年以前石家莊那些城市中的村莊:久違的陽光透過低矮的樓房間隙照進小屋,狹窄得只容一輛自行車通過的街道,兩旁蒼蠅亂飛的垃圾堆,村里人穿著睡衣提著便壺去公共廁所……如今,這些記憶正漸漸遠去,一排排挺拔而聳立的高樓,形成一個個氣派的小區;小區里小橋流水,花紅柳綠……越來越多的城中村已經有了都市范兒,而更多的城中村村民正經歷著由村民轉向市民的蛻變。
2002-2007:艱難中摸索 觀望中糾結
2002年,同樣是新年剛過,石家莊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提出大規模改造城中村,二環以內45個城中村被列為改造對象。然而這一年的春天,在城中村村民心里來得卻并不早。由于是剛剛起步,沒有什么經驗可循,看不到未來的城中村村民,對于拆除他們的家園,心里充滿了抵觸。到2007年年底,只有西里等5個村改造完成。“盡管如此,它卻成為一次積極的探索性嘗試,對以后省會的城中村改造具有樣本意義。”市建設局綜合開發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2008:在暖暖的春意中看到未來
省會城中村改造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春天,是從2008年開始的,這一年省會城市建設“三年大變樣”的號角吹響。城中村改造者探索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而城中村村民也從這條路上看到了自己的未來。2008年的新年剛過,2月14日,橋東區塔談、休門、義堂、吳家莊等6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次第開工;2月15日,裕華區緊隨其后,宣布對大馬、方北等5個城中村進行整體拆遷改造……
2009-2010:新家園,新生活
2009到2010年,省會城中村改造走進陽光明媚的春天。到2010年年底,石家莊市共啟動城中村拆遷改造72個,其中36個村全部完成了舊村改造,有33個村先后開工建設回遷樓,總共開工430棟。越來越多的城中村村民先后搬離自己的家園,盡管他們的內心曾充滿糾結,因為舊家已去;但這不能阻擋他們對新家的渴望,目前已有2.2萬戶村民搬進了自己的新家園:大馬莊園、東崗怡園、義堂·國瑞城……
正如石家莊市市長艾文禮所說,過去的三年,石家莊市在城中村改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推進拆舊建新的有形改造中,同步推進配套體制機制改革,順利實現了村民轉市民、村委會轉居委會、集體土地轉國有土地、集體企業轉股份制企業的“四個轉化”,創造了“石家莊模式”。
2011:又是一個爛漫春天,舊家園漸行漸遠
2011年,對于列入省會城中村改造的村民來講,無疑又是一個爛漫的春天。今年省會城中村改造工作將繼續加大,包括二環內剩余19個城中村在內的30個城中村到8月底前要全部拆完。同時,省會將加大回遷樓建設和水、電、氣、暖、路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的力度。而一個個范本,已經讓城中村村民對未來充滿無限期許。在他們的眼中,舊家園正漸行漸遠,新家園正向他們招手。而對于我們的城市而言,曾代表著石家莊特色的“城中村”在今年的晚些時候,也會遠離我們的視線;充滿青春活力的都市氣息將跳動我們的脈搏,讓我們的城市更加充滿都市魅力!
2011年:即將“消失”的30個城中村
合計共30個村,其中二環內19個,6月底前拆平7個村,8月底前拆平12個村;二環外11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