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經適房被冒名申購的消息再一次刺激了保定老百姓敏感的神經。有熱心讀者致電本報稱,保定市首個經適房小區———復興苑小區建成以來就充滿爭議,在當初搖號售房階段,房產中介就出現了不少高價轉讓房號的信息。復興苑小區交付兩年多來,大量有關出租出售的房源信息就一直出現在房產中介信息中。保定市首個經適房小區到底是誰在居住,本報記者再到復興苑小區一探究竟。
■尷尬:2/3經適房遭棄“變性”
早在2008年底,復興苑小區第一次搖號售房后,保定蓮池論壇就出現了不少“轉讓房號帖”,且“房號轉讓費”高達“2萬元”。2010年,有網友在燕趙都市網保定論壇爆料稱,復興苑小區不少房源掌握在保定市房管局內部人手中,“內部人”倒手賣房,每平方米凈賺2000元的差價,“一套房能賺20萬”。
由于復興苑小區均價遠遠高于保定市區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以及貸款政策比較嚴苛,盡管保定市房管局組織多次搖號,仍導致三分之二的房源被棄購,這也讓作為保定市2006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經適房因此蒙羞。
為了賣掉剩余房源,保定市有關部門將經適房當作拆遷安置房進行了公開出售。2009年4月,保定當地媒體報道,保定市政府將剩余的經濟適用房拿出700余套改為拆遷安置房,用來安置舊城府河段、火車站改擴建兩大片拆遷戶。
除此之外,據知情人透露,復興苑小區還有少量房源被當作商品房賣掉。
■高檔:經適房配備地下車庫
復興苑小區作為保定首個經適房,在規劃設計時,物業標準定位就不低,比如配備了地下車庫、電子監控、幼兒園、大塊綠地以及價格不菲的物業費等。2008年底,中號的申購者實地認購時,復興苑小區前車來車往,儼然一個檔次不低的商業住宅小區。
近日,記者在復興苑小區走訪。在記者粗略觀察下,幾乎每戶都安裝了空調,雖然是上班時間,小區內仍停放著許多車輛,其中不乏寶馬這樣的高檔車,也有貼著“警察”、“市容監察”字樣的公務車。
目前,復興苑小區的入住率將近80%,小區內配備了社區辦、居委會、群眾工作站、北市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等機構。記者看到,小區的地下車庫面積非常大,與一個標準足球場相差無幾。在地下入口處張貼著地下車庫收費標準,其中汽車收費120元/月·輛。記者注意到,地下車庫車輛并不多,但車位鎖都處于閉合狀態。
復興苑小區的物業費為每月每平方米0.4元,不少業主為此不交物業費。據了解,該收費標準與毗鄰的某高檔住宅相比略低,但比其他小區則高出不少。
■謎團:小區住戶身份構成成疑問
自復興苑小區交付兩年多來,保定各房產網絡、房產中介一直存在著大量有關復興苑小區出租出售的交易信息,并且價格不菲,已經高出當初2400多元售價的一倍多,有的精裝修房源甚至被賣到每平方米7000元的高價。
為搞清被租售房源的身份,記者從海量的房產中介信息中,隨機選取了四套房源,并到復興苑小區以購房和租房者的身份進行調查。
調查結果令人吃驚,這四套房源均非拆遷安置房,均涉嫌違規租售。保定市住建局曾表示,將對復興苑小區出租出售房源展開調查,并對網上傳言的“內部人”倒房進行調查,清除害群之馬。據知情人透露,保定市住建局曾不定期對復興苑小區進行巡查,已經查出多家違規買房戶,并勒令其退房。
當初復興苑面世時,被認購的經適房房源只有三分之一,而如今復興苑小區的入住率已高達80%,復興苑小區住戶都有哪些人員構成,各自比例為多少成為一個疑問。
11日下午,記者致電保定市住建局經適房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告知,負責此事的人不在,請半小時后再聯系。記者如約再次致電,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