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業太難了!那個學校就業有保障啊?”“學校包分配嗎?”聽到太多學生家長的顧慮了!然而就目前就業形式,供遠遠大于求,所以在求職的過程中,畢業生第一是先就業,后再擇業!
現在是招聘旺季,也是大學生就業找工作的黃金期。許多畢業生已紛紛走上工作崗位,但仍有“剩男剩女”在就業路上奔波。
定位:“吃飯養家是硬道理”
26歲的小吳用親身經歷告訴正在求職的大學畢業生———吃飯養家是硬道理。2008年,小吳從衡水學院畢業,為幫助2個妹妹完成學業,在一家物流公司干起了搬運工,接貨、裝貨、卸貨全是體力活,就因為工資高。“小妹妹畢業后,我應聘到了這家公司當保安,沒半年,我便升到這個職位。只要肯動腦筋、能吃苦,干什么都能干出彩。”已成為一家保安公司中隊長并兼管人事的小吳在省人才市場招聘人才時告訴記者。
心態:“找工作就像談戀愛”
小黃連續1年多找工作,3個月跳槽3次。今年7月,小黃畢業于唐山師范學院英語專業,曾在曹妃甸一家船舶污染處理公司當過翻譯,回到省會后,在肯德基干過餐廳助理,在一家貿易公司做過銷售。“我認為找工作就像談戀愛,沒感覺的、不適合自己的不能長干,否則會讓人很難受。”但是在工作中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位子,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務實,經理,主管是是重基層做起的!現工作于中國建設銀行河北分行。
“找到屬于自己的蘿卜坑”
就大學生求職中所遇困難和困惑,河北師范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王運敏和省教育廳學生處工作人員。王運敏認為,“因家庭背景不同,成長經歷不同,大學生就業求職者應學會善于發現自我‘獨特優勢’并運用到求職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蘿卜坑。”
河北省教育廳學生處工作人員認為小黃沒利用好“校園招聘”,并提醒應屆畢業生:“與社會招聘相比,‘校園招聘’的針對性更強、優勢更明顯,理應成為應屆大學生就業求職的選擇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