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建筑產業的不斷增長和建筑工人可以拿到的越來越高的工資,一方面是建筑技工人才隊伍的不斷老化甚至萎縮。
菏澤建筑市場供需不一致的背后,有“包工制”帶來的保障缺乏感,也有年輕人關注“個人前途和發展”的職業判斷。而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加劇甚至導致了菏澤高級建筑技工“青黃不接”的進一步演變。
缺乏勞動保障: “包工制”讓工人少有職業安全感
據了解,目前菏澤的建筑市場上,由包工頭組織帶領工人施工的“包工制”,仍然是普遍的用工形式。
在這種用工形式下,建筑工人們由“包工頭”召集起來,并不簽訂任何勞動合同,也沒有任何保險,按照“每月發幾百至一千元‘生活費’、年底再結算工資”的方式獲取報酬。這些工人們靠“熟人介紹”組成一支臨時性的施工隊伍,靠對“熟人”的信任,到年底領取工資,這種方式不僅讓許多人感到沒有安全感,也是越來越多年輕人不愿從事建筑行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專畢業的劉先生雖然著急找工作,但他告訴記者并不考慮做一名建筑工人。“建筑工人太沒保障了,既不簽合同也沒有保險,還經常拖欠工資,有點辦法就不去做那個。”當記者提到建筑工人工資高時,他則反問:“許諾得再高,到時發不下來,還不是一句空話?”
牡丹區小留鎮的李先生在黃河路某零工市場等活,與之前跟著包工頭在建筑工地上干活相比,他稱更喜歡現在的生活狀態,“以前跟著包工頭干項目,老是不能及時拿到工資,被欠怕了。現在干零工,雖然有時候會找不到活,但干一天就能拿到一天工資,心理踏實。”
關注個人發展: 僅靠高薪不能吸引更多年輕技工
雖然許多建筑公司為高級建筑技工開出了更高的工資,有公司甚至開出年薪10萬,但還是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其中,“有發展前途、上升空間”成為許多30歲左右人士擇業時更看重的因素。
26歲的孫振虎從技校畢業后在某施工隊做土建技術員,一個月能拿3000元左右。當記者問及為何不往技工方面發展,他連連搖頭:“雖然建筑高級技工一月能拿6000元以上,但是我干不來。出的苦力大,社會地位低,還是慢慢做到技術管理層次的職業規劃比較好。”
像孫振虎這樣想的人不在少數。據了解,目前大部分高級建筑技工文化程度普遍在初中以下,他們的技藝多數是由老技工手把手教授。“建筑工要進管理層比較難”,孫振虎坦言,“稍微有點文化的就想著做技術員、項目經理,肯定不甘心一輩子做工人。”
此外,建筑公司對建筑工人培訓的缺失,也使得很多有文化的技工更想“往技術員、項目經理的道路上走”。記者從菏澤市人社部門勞動技能鑒定中心獲悉,雖然有建筑技工工種的職業技能考試證書程序,但是近年來前來考證的建筑技工幾乎沒有。
“有組織”的川籍技工 更受菏澤建筑公司歡迎
在采訪中,多位建筑工人、項目經理告訴記者,四川籍建筑技工在菏澤比較受歡迎,一些工地上“川軍”甚至占到全部項目建設人員的六七成。除了吃苦耐勞,由正規勞務公司帶隊,而非包工頭攬活,從而使工程質量有保證,也是“川軍”在菏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12日下午5時30分許,在和平路一家建筑工地,記者遇到了剛下班的四川籍建筑工人老王。他告訴記者:“這個工地上幾乎所有的木工都是我們四川的,像這兩座剛蓋好主體的樓里,有60%到70%都是四川建筑工!”
老王的職業自豪感和他是個“有組織的人”分不開的。交談中,他一直向記者強調“他們是不胡亂接工程的”,原來他已和四川某勞務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這次來菏澤做項目就是公司派來的。和許多菏澤人覺得干建筑沒前途不同,老王覺得,因為是“公司人”,簽了合同,除了累點,這份職業還是有保障、有前途的。
而由于技工是公司“帶隊”,質量有保障,建筑總包方才會放心地將大項目交給他們。
正規公司幫助四川建筑工叫響了品牌,也使他們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有了保證,“現在大家都知道四川建筑工做的好,工程一個接一個,不愁沒活干。”
本事學到手,地位自然高.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便為有著建筑夢的學子們提供了建筑技術專業的學習平臺.
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原石家莊煤炭工業學校),建于1952年,隸屬河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國辦省屬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全國職業學校就業指導先進單位,2002年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認證,2007年被團省委授予“五四紅旗團委”稱號,2008年第三次被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2009年被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和中國教育工會河北省委員會評為 “河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自建校58年來, 培養的4萬多名人才絕大多數都成為廠礦等企事業單位骨干,1200多人走上了重要領導崗位。
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位于石家莊市新華區,東臨水上公園,西靠中山公園,交通便利。校園內亭臺水榭,綠樹成蔭,花草怡人,是青年學子成材的理想佳園。
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的師資力量雄厚,專業基礎牢固。有副教授級(高級講師、高級工程師)及以上教師104人,講師(工程師)95人,“雙師型”教師84人。學校堅持“以嚴治校、以德育人”的治校方略,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育人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 的辦學理念,全校教職工愛生如子,注重技能和人文素質培養。開設采礦、機電、機械、計算機、會計等普通中專21個專業、高職專科6個專業。校本部在校生達6000人,辦學規模突破8000人,其中專科以上1500人。
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的教學設施齊備,生活設施完善。占地205畝,校舍11.5萬平方米。藏書近15萬冊。設有采礦、機械、數控、電子、計算機、液壓等實驗室44個。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具有電工、鉗工、機加工、計算機、繪圖等12個工種的初、中、高級鑒定資格。加工中心擁有數控等加工設備數十臺。 首批“國家級煤礦安全教育實訓基地”總值達650萬元, 擁有采礦技術、通風安全等八個實訓室。擁有高檔次計算機1220多臺(套),建有校園網,接入光纖寬帶網,圖書館、閱覽室等實行了無線上網。 計算機、電工、鉗工等工種在歷屆省級技能大賽中,均獲佳績。 建有400米標準跑道和足球、籃球活動場地、藝術大廳、學術報告廳。宿舍實行標準化管理,食堂飯菜質高價廉,購物、洗浴方便。
58年來,在承辦中等、高等、成人教育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教學成績優異,深受社會好評。畢業生就業實行“升學”和“就業”雙向分流。中專畢業生經考試可升入高等院校繼續深造。高職專科畢業生,經考試可“專接本”。在渤海灣、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和省內國有大中型企業特別是煤炭企業建有畢業生就業基地。多年來,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實際就業率均在95%以上。
了解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更多信息,請點擊登陸:
http://www.latinshirley.com/ShowInfo_zxzk.asp?ID=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