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以教育提升工程為載體,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2年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初步均衡,2015年全部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2020年實現全市城鄉義務教育高位優質均衡。這是記者昨日從市教育局獲悉的。
2012年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初步均衡,基本標準是:縣域范圍內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教師編制和資源配置滿足實際需要并落實到位;生均經費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科學制定縣域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規劃;完善農村學區建設,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有序推進。城市區滿足學生入學需求,“大班額”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擇校”現象逐步消除,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全部納入公共教育體系;校長、教師校際交流效果明顯,農村緊缺學科教師配備到位,各學校都能開齊課程開足課時,辦學行為達標規范。
2015年全部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基本標準是:縣級政府切實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責任,建立健全穩定持久的經費投入增長機制;縣域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合理,按國家標準滿足學生就學需求;完成標準化學校建設任務;農村學區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城市區基本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全覆蓋;校長、教師定期交流成效顯著,辦學行為規范有序,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高,學生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得到有效保障。
在此基礎上,我市又提出:2020年實現全市城鄉義務教育高位優質均衡。高位優質均衡就是在縣域內基本均衡的基礎上,市域內義務教育在整體教育教學質量、辦學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顯著提高的同時,實現更高程度的均衡。即:教育投入達到或超過全國同類城市平均水平;市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合理,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全覆蓋;辦學行為規范有序,教育教學質量整體優質均衡;辦學特色突出,滿足不同人群個性化教育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