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速達40公里,總共花了1.5萬元
“我還會把我的汽車做進一步的改進,把它做成國內性能完美、自動化設備多的太陽能汽車,希望有汽車企業(yè)能對我的產品感興趣。”談起未來的打算,朱振霖很有信心。
今年19歲的朱振霖,是象山的一名
技校學生。他花費1.5萬元錢,自行研制出一輛太陽能汽車,這種汽車,不需要氣、油,每天曬曬太陽,就能開70公里。
汽車像個老古董
眼前這輛汽車,頗有點像100多年前汽車剛剛問世的樣子,古樸又頗具質感。這就是朱振霖制作出來的電動汽車。
“開法與自動檔的汽車一樣。”小朱介紹說。
這輛太陽能汽車長3.2米、寬1.4米、高1.5米,油門、剎車、方向盤、轉向燈、后視鏡等一應俱全,車頂、引擎蓋及后備廂上安裝著22塊太陽能電板,后備廂內安置著6只12v的蓄電池。
“太陽能電板將太陽能轉變成電能,充存在蓄電池中,再通過控制器,控制電機運轉。”小朱說,該車電機功率1千瓦,車架用方形鋼管焊接而成,車重約400公斤,高時速達40公里。晴天光照4小時,6只蓄電池充滿電后,車子可行駛70公里。如果沒有光照,蓄電池也可用家用電來充。
小朱說,他雖還沒駕照,但是自己生產的車還是非常熟悉的,也在山路上試開過,動力很強,加速也很快。
從小就喜歡汽車
朱振霖說,這款汽車,從設想到制作完成,花了四五年時間,早在他讀初中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計劃了。
“我從小就喜歡汽車,也一直夢想著擁有自己制作出來的車。”小朱說,而面對現(xiàn)在油價越來越高的現(xiàn)實,做一輛不用油開的汽車,也成了小朱的一個夢想。
前年,小朱考上象山技工學校汽修班。1年多高中生涯,愛動手、愛發(fā)明的他已先后發(fā)明多項專利產品,如門窗自動防盜系統(tǒng)、汽車自動變光系統(tǒng)等。
多次發(fā)明成功,激發(fā)了小朱從小的造車夢想。去年5月,他開始大量查閱造車資料,嘗試設計草稿。經(jīng)過與學校老師反復論證、修改,幾個月后,小朱設計出一輛太陽能電動汽車的草圖。隨后,他又奔赴寧波、廣州等地的汽配城,選購造車零配件。
小朱介紹道,這輛車的零件有1萬多個,購買費用1.5萬元。除了電機、電池、儀表等部件由廠家特制外,大部分部件都是他用鐵錘敲打焊接加工而成。
“比如,這個汽車的框架,就是我買材料焊接的,我沒有系統(tǒng)地學過焊接,我姨父還幫了我不少忙呢。”朱振霖說,“真正動手造車,才知道有多復雜。”因為缺少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工具,汽車零部件的安裝和調試,成了小朱大的難題:后剎車部件安裝不到位,導致剎車失靈;太陽能電板塊數(shù)不夠,蓄電能力達不到要求;四輪定位不準,車子飄行,方向把不穩(wěn)……經(jīng)過一次次嘗試,一點點改進,小朱逐項攻克難關。
今年初,小朱的太陽能汽車成功“面世”。“看到我的車,第一次在太陽下跑動時,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希望能到大學深造
朱振霖說,汽車雖做出來了,但離他心目中的樣子,還有很大距離,他還會不斷改進。
“我想,今后把它打造成國內性能完美、自動化設備多的太陽能汽車。”小朱說,“近,我正在設計研發(fā)自動剎車系統(tǒng)和太陽跟蹤儀,目前設計方案基本有了。以后,我會把先前研發(fā)的自動防盜系統(tǒng)、自動變光系統(tǒng)等,全部應用到這輛車上。”同時,他希望國內的汽車企業(yè)能與他一起,合作開發(fā)太陽能汽車。
小朱覺得,自己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很豐富,但學習成績一般,可能會制約自己進一步成長。
“現(xiàn)在好多大學都有汽車方面的專業(yè),我也希望以后能到大學去學習,但我的成績一般,不知這個想法能不能實現(xiàn)。其實,我是蠻喜歡學習的。”小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