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動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 |
已閱[7748]次 [2008-12-10] |
|
|
|
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文件 |
|
冀勞社[2007]5號 |
|
|
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關于推動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
| |
各設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各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 |
現將《關于推動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貫徹執行中的相關問題,請及時向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反饋。
|
|
二○○七年二月七日 |
|
附件:
關于推動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
|
為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精神,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推動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有關問題的意見》(勞社部發〔2006〕31號)和勞動保障部辦公廳《關于規范技師學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勞社廳發〔2006〕30號)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現就高級技工學校和技師學院(以下簡稱院校)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統籌培養規劃,充分發揮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基礎作用 (一)統籌培養規劃。根據我省勞動保障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和新技師培養帶動計劃確定的目標,“十一五”末全省高級技工將占技能勞動者的23%、技師和高級技師占6%,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規劃將統籌納入到高技能人才規劃中。“十一五”期間,我省將重點扶持高級技工學校和技師學院的建設,11個設區市應各建成一所以上設備設施優、師資隊伍強、教學管理精、培養質量高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院校。到2010年,全省要建成高級技工學校20所,技師學院15所;“十一五”期間,各院校每年招收以高級技工及以上等級為培養目標的學員應不低于20%的增長率,到2010年,全省招生人數達1.7萬人,在校生達4萬人;“十一五”期間,院校開展技師、高級技師短期資格培訓的人數應達5萬人次。各設區市要根據以上目標,結合當地經濟社會和企業發展實際需求以及院校培訓資源現狀,將院校建設列入當地勞動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和職業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制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細化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切實發揮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作用。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定期對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訓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加強教學督導,引導其不斷提高培養質量。 (二)提升院;A能力。《河北省職業教育“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提出通過推進師資隊伍建設計劃、實訓基地建設計劃、示范性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等“五項計劃”,增強職業教育的基礎能力。各地要抓住發展機遇,用足用好各項政策,將技工院校建設切實納入當地“五項計劃”中,積極爭取職業教育專項經費、城市教育費附加和國債資金等經費支持,用好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加快建設一批示范性院校和實訓基地,提高技工院校的綜合辦學實力。要注重加強院校高技能人才培養能力建設,重點抓好師資能力、市場需求分析能力、品牌專業培養能力、教學模式開發能力的提高。要根據勞動保障部《關于做好高技能人才相關基礎工作的通知》(冀勞社辦〔2006〕131號已轉發),認真組織實施“高技能人才師資培訓項目”、“高技能人才培養教材精品建設項目”、“促進高技能人才培養創新項目”、“高技能人才遠程培訓項目”和“高技能人才實訓裝備標準化建設項目”,為高技能人才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加強技師學院建設。技師學院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組成部分,是以培養技師和高級技工為主要目標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在面向新生勞動力開展后備高技能人才學制教育的同時,承擔企業在職職工高技能培訓和各類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師資培訓任務。隨著技師學院地位的確定,我省技師學院的建立將由原來在高級技工學;A上加掛牌子的形式,變更為正式審批設立。各設區市要按照適應市場、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的方針,把技師學院的建設納入當地職業教育的總體規劃,積極爭取政府和財政的支持,主要通過整合、優化和利用現有職業教育培訓資源,依托高級技工學;蚱渌耘囵B高技能人才為主要目標的職業院校,建設技師學院。在為當地經濟建設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同時,積極承擔當地各級各類職業教育機構的師資培訓工作。 。ㄋ模┮幏都紟煂W院管理。省勞動保障廳負責全省技師學院的統籌規劃和綜合管理,制定有關政策及設置標準,受理、評估技師學院的申請開辦,承擔省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協調指導委員會辦公室日常工作,辦理技師學院學生注冊、畢業前職業技能鑒定等事宜。各設區市勞動保障局負責轄區內技師學院的日常管理。 技師學院設立的基本條件為:辦學規模達3000人以上,其中,高級技工及以上等級在校生占總在校生的40%以上(或達到1200人以上);培養技師層次的常設專業一般不少于4個,所設專業具有兩屆以上高級技工學制培養經歷;生產實習指導教師具有高級職業資格的達到50%以上,具有技師職業資格的達到20%以上;開展企業在職職工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資格培訓每年至少500人次。根據以上基本條件,由省勞動保障廳將參照《高級技工學校設置標準》制定技師學院的設置標準,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技師學院的規范名稱一般為“XX技師學院”。在技師學院前,可根據院校所在地區或行業特點冠以適當的限定詞,但一律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際”、“國家”等字樣,非省屬院校也不得冠以“河北省”或設區市以外的地域名稱。 。ㄎ澹┘紟煂W院的評估認定。對現有技師學院,省勞動保障廳將于2007年4月底前組織專家依據技師學院設置標準進行重新評估認定,符合條件的,報請省政府同意,并填寫《技師學院備案表》(見附件),連同省政府批文復印件,一并報勞動保障部備案。對不符合條件的,可給予長不超過2年時間的籌建期,再進行申報備案。2年后仍未達到相應條件的,將撤銷其技師學院牌子。 今后我省行政區域內技師學院的設立(包括行業企業申請開辦技師學院),均按照屬地原則,由技師學院所在設區市勞動保障局報請同級人民政府同意后,于每年2月底或8月底前申報,由省勞動保障廳組織專家,嚴格按照技師學院設置標準進行考察評估,對符合條件的,報請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報勞動保障部備案。勞動保障部在收到申請備案材料后一個月內通過勞動保障部網站(www.molss.gov.cn)和中國勞動力市場網(www.lm.gov.cn)等媒體向社會公布。我省也將在河北勞動保障網上公布技師學院名單及開設的專業,為確保信息及時、準確、有效,各技師學院培養專業如有變化,需及時向省勞動保障廳報告。 二、明確培養目標,提高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盒5呐囵B目標。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目標包括培養高級技工、培養預備技師和培養技師或高級技師。培養目標主要依據招收對象的基礎條件而確定。 1、培養高級技工。主要招收技工學校等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或具有中級職業資格的人員,對于電子商務等知識技能型職業(具體職業目錄經研究論證后確定)可以招收高中畢業生。學制教育期限一般為2~3年。鼓勵國家重點技工學校在培養初、中級技術工人的同時,經向省勞動保障廳申報、核準后,積極開展高級技工培訓。 2、培養預備技師。主要招收已取得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高級技工學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學制教育期限不少于2年;對于知識技能型職業,可以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學習期限不少于4年,也可以招收相近專業的大專院校畢業生,學習期限為1~2年。 3、培養技師。學制培養技師的招收對象主要是企業在職職工中已取得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并在生產服務一線具有2年以上實踐經驗的人員。脫產培訓的期限不少于1年,半脫產或業余培訓的期限不少于1200學時。 4、技師或高級技師資格培訓。院校開展非學制教育的技師或高級技師資格培訓,招收對象應符合相應職業的《國家職業標準》規定的申報條件,培訓期限應按照國家職業標準規定的標準學時執行。 。ㄆ撸┥罨盒=虒W改革。要按照適應市場、突出特色的方針,推進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教學改革。要圍繞市場和企業的需求,調整專業設置,探索課程改革,改進教學方法,創新辦學模式。在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過程中,要不斷增加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培訓內容,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技術革新和解決生產實際難題的能力。技師學院在探索學制教育培養預備技師的同時,要調整辦學方向,通過采取脫產、半脫產或業余學習的多種方式,逐步增加招收企業在職職工的比例,擴大企業在職職工高技能人才培養規模。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指導企業制定職工培養培訓計劃,對不具備開展職工培訓能力的企業,要協助企業與院校建立對口培養、委托培訓等形式的聯系,多渠道增加在職職工的培養生源。 (八)啟動預備技師培養考核制度。預備技師培養考核制度是以培養企業急需新技師為目標,以校企合作為紐帶,以分階段培訓和考核為特征的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制度。從2006年9月開始,各院校新招收各類技師專業學制學生,原則上實行預備技師培養考核制度(2005年及之前招收的具有高級職業資格的技師專業學生,按規定經過企業綜合評審和業績考核合格后,可發放技師職業資格證書)。 預備技師畢業前職業技能鑒定的理論知識考試將與學生的學期考試結合進行,技能操作考核由省勞動保障部廳依照國家職業標準組織實施,對考試、考核合格者,頒發預備技師證書,具體辦法由省勞動保障廳制定。預備技師證書由勞動保障部統一樣式和編號,并提供查詢服務。 預備技師證書自頒發之日起有效期為5年。預備技師在相應職業崗位工作滿2年后(工作業績突出的可適當縮短),可申報參加技師綜合評審和業績評定。合格者按規定核發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證書。 。ň牛⿵娀盒=虒W質量管理。各院校在擴大高技能人才培養規模的同時,要把提高培養質量放在突出的位置,要按照《國家重點技工學校質量管理標準》,建立嚴格規范的管理體系,提高院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培養質量。要認真實施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嚴格執行規定的學習、培訓期限,選用優質教材,建立教學督導制度,定期檢查、評估教學質量,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強化校企合作培養,創新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模式 (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協調指導委員會。我省將盡快籌建由省政府主管領導及勞動保障、國資、財政、教育等部門負責人、省行業企業和職業院校代表,以及有關方面專家組成的河北省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協調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負責對全省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工作的統籌和組織協調。 各設區市也要成立相應協調機構,負責當地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工作的統籌和組織協調。委員會的具體職責是: 1、根據當地產業發展布局和企業實際需求以及培訓資源現狀,制定本地區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發展規劃,制定激勵政策和辦法,健全完善鼓勵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制度環境; 2、選擇生產設備先進、技術處于同行業先領水平的企業,以及高技能人才培養院校,作為參與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成員單位,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搭建高技能人才培養院校與企業對接平臺; 3、結合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定期發布高技能人才專業、人數、標準等需求信息,引導院校和企業做好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 (十一)健全完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模式。院校和企業要依據國家職業標準,按照企業崗位的實際要求,通過設立咨詢機構、定期召開咨詢會議等形式,聯合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編寫培訓課程和教材,確定培訓考核方法。在繼續完善共同培養、訂單培養、頂崗實習等合作方式的基礎上,還可采取以下合作模式: 1、共享師資資源。企業可以利用院校師資,開展企業在職職工培訓。院?梢云刚埦哂胸S富實踐經驗的企業高技能人才,擔任兼職專業課教師和生產實習指導教師,也可以選派教師到企業跟班生產實習,及時了解企業生產現狀。經考核評審合格,企業高技能人才可以轉評或轉聘為相應的技工院校教師專業技術職務。 2、實行多元培養方式。院校和企業聯合培養學制學生,可以采取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彈性學制、學分制,以及導師制、模塊式、課題式等多種方式實施培養,允許學員采取工學結合、分階段完成學業。 3、強化實訓實習。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實訓實習可以分為技能實訓和生產實習兩個階段;炯寄芎途C合技能實訓主要在院校進行,鼓勵企業為院校提供實訓設施設備。生產實習主要在企業進行,企業要制定實習場地使用、實習指導教師配備、實習安全管理、聯合課題攻關等項規定,并提供較為先進的設備設施,通過在生產崗位上的“傳、幫、帶”,進一步強化技能操作訓練,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安全生產、勞動紀律和團結協作的意識。 四、制定激勵政策,推動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 。ㄊ┲贫ê屯晟乒膭钤盒E囵B高技能人才的政策措施。各地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導和鼓勵技工學校等職業院校密切校企合作,做好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要爭取財政部門的支持,落實高技能人才相關工作經費。積極協調物價部門,落實職業院?砂凑崭呒寄苋瞬艑嶋H培養成本收取培訓費用的相關規定。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冀政〔2005〕14號文件關于“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畢業生在升學、就業方面與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院校和大學畢業生同等對待”的政策落到實處。我省還將以高技能人才培養任務完成情況、職業資格證書取得率、畢業生就業率等為重點,制定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考評獎勵辦法。各院校實行校企合作的定向培訓費用可從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對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承擔實習見習任務、培訓成效顯著的企業,各地要給予適當獎勵,對支付實習學生報酬的企業,按國家規定給予相應稅收優惠。實行校企合作的定向培訓費用可從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 勞動保障部將把校企合作開展情況,作為國家重點技工學校和高級技工學校評估、技師學院備案的必要條件。我省在遴選、確定中央財政實訓基地建設和國家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項目,國債資金支持項目、以及勞動保障部與國家開發銀行聯合實施的農民工培訓示范基地建設工程項目過程中,對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成績突出的高級技工學校和技師學院,將優先推薦申報。
| | |
|
|
熱門標簽:
|
|
|
|
|
|
|
""相關信息 |
|
|
|
|
熱點技校 |
|
|
|
|
推薦技校 |
|
|
|
|
最新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