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作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和大眾化交通工具,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經過近幾年的建設和發展,我國鐵路運輸能力得到進一步擴充,技術裝備現代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石家莊鐵路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為您總結了鐵路行業發展的三大前景。
時代需求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和科技的不斷發展,全國高鐵的不斷修建將形成高鐵時代的鐵路網,逐步縮短了城市之間的距離,北京到上海之間坐高鐵3個小時已不是夢想,打破過去所謂的超過1000公里靠飛機,500公里是火車,300公里是汽車的關念,為廣大人民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發展潮流
2010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9.1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8,358公里,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高鐵預計將建成通車4,715公里,合計13,000公里以上。新線合計7,901公里,共計98,901公里。現在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系統技術全、集成能力強、運營里程長、運行速度高、在建規模大的國家,引領著世界高鐵發展的新潮流。
政策支持
根據《規劃》,我國高速鐵路發展以“四縱四橫”為重點,構建快速客運網的主要骨架,形成快速、便捷、大能力的鐵路客運通道,逐步實現客貨分線運輸。2008年,對《規劃》進行了調整,確定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建設客運專線1.6萬公里以上。以上規劃將提前到2015年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