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一)遠程教育與繼續教育發展情況 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辦的成人高等教育本專科(函授、業余、脫產)共招生167.73萬人,在校生461.08萬人,畢業生151.09萬人;成人高等學校辦的成人高等教育本專科共招生23.39萬人,在校生63.07萬人,畢業生25.35萬人;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69所(含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與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網絡教育本專科共招生123.44萬人,在校生310.48萬人,畢業生82.82萬人;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報考956.27萬人次,取得畢業證書54.23萬人;全國接受各種非學歷高等教育的學生252.89萬人次,當年已結業412.61萬人次;接受各種非學歷中等教育的學生達5554.84萬人次,當年已結業6810.82萬人次;全國共掃除文盲95.78萬人,另有103.76萬人正在參加掃盲學習。 (二)積極推進高校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 1、初步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高校網絡教育辦學和服務體系 自1999年以來,教育部分5批批準68所普通高校和中央電大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截至2007年底,學歷教育累計注冊學生670萬,其中,中央電大開放教育學生458萬,在職人員占86.5%;開設網絡教育專業299種、1560個;建設網絡教育課程資源2萬門;普通高校及公共服務體系設立校外學習中心5935個,中央電大設立開放教育教學點3292個。初步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高校網絡教育辦學體系和支持服務體系,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2、積極推進現代遠程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為了推進優質數字化學習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提高網絡教育支持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教育部2001年批準了中央電大依托全國電大系統建設現代遠程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了公共服務支撐平臺和Call-Center;并于2007年又批準兩家公司和有關高校聯合開展“現代遠程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探索構建基于數字化學習港的數字化學習支持服務創新體系。
3、加強網絡教育規范管理和質量監管
為了加強對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的規范管理和質量監管,近年來,教育部相繼出臺了有關加強網絡教育招生、證書、統考、評估、年報年檢、資源建設、以及網絡教育學院、公共服務體系和校外學習中心等方面規范管理的政策措施。完成了對中央電大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的總結性評估;從2001年開始實行網絡教育年報年檢制度,開展了網絡教育專項檢查工作,會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加強了對校外學習中心的檢查評估;自2005年實施網絡教育部分公共基礎課全國統一考試制度,300多萬人次參加考試,穩步推行了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適合于成人繼續教育的信息化統考組織管理與技術模式;加強了“高校網絡教育質量監管系統”、“中國遠程與繼續教育網”和基礎數據庫建設,推進網絡教育電子政務信息化管理,加強了對公眾的信息服務和資源服務。
4、積極推進優質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與共享
積極推進實施“數字化學習港與終身學習社會的建設與示范”教改項目,引入高校優質網絡教育資源,建設了7個鄉鎮、社區、企業和行業型的數字化學習示范中心;啟動實施“網絡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數字化學習示范中心”、“現代遠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統”、“網絡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和“網絡教育統考網上考試系統與題庫”等系列項目,進一步推進優質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完善服務終身學習的支持服務體系。加強了國家網絡教育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已評審出近百門網絡教育精品課程。
5、推進高校面向農村和行業等開展成人繼續教育
中央電大“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為新農村建設培養“留得住、用得上”人才,面向農村和鄉鎮招收網絡教育學員9萬人;中央電大八一學院、總參學院招收網絡教育士官學員7.8萬人;配合有關部門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試點高校面向行業、企業、地方和部隊辦學,與20多個行業系統合作開展專業技術人才非學歷繼續教育項目379個、347萬人次;全國電大系統非學歷教育年培訓100萬人次。試點高校初步探索了適合于從業人員業余學習的網絡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促進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推動了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進程。 (三)加強繼續教育現狀調研和宏觀政策和戰略性研究
教育部啟動了“繼續教育改革和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重大課題研究,開展對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電大、自考等體系各種形式與類型的成人繼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定位、體系、結構、體制、機制、宏觀政策與制度保障等政策性和戰略性問題的研究。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制定要求,開展“繼續教育發展戰略研究”研究專題調研工作,系統對高中后、大學后繼續教育發展現狀、需求調查研究,分析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研究提出2020年和2012年繼續教育發展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戰略重點和對策措施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