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技師精細木工類考試試題(A)卷
一、 填空題共25分(每空1分)
1、同樣數量和尺寸的疵病,在原木中比在鋸材中的( )、在方材中比在板材中的( )。
2、結構用木材分為( ) 、( )、( )及( )等。
3、兩端開榫的工件在單面開榫機上加工時,有( )安裝;在雙面開榫機上加工時,只有( )安裝。
4、工藝卡片是生產中的( ),是組織生產和經濟核算的( )。
5、木制品生產過程的類型按制品種類和產量可分為三種,即( ),( )
與( )。
6、木材的干縮量因( )、( )、( )不同而不同。
7、影響木材干燥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 )等。
8、在木工刨床上加工板材,進給速度( ),則加工表面波紋度越小。
9、榫結合是由( )和( )所組成。榫頭的主要種類有( )、和( ),其他類型的榫。
10、木材的纖維飽和點含水率因樹種不同而不同,平均值為( )。
11、職業道德的基本行為規范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 )、 ( )。
12、誠實守信不僅是( )的職業準則,而且也是( )的職業準則。
二、判斷題(共15題。在以下題目括號內作記號,√表示正確,×表示錯誤。)
1、木材開始干燥時即產生干縮現象。 ( )
2、木材含水率通常是指木材中的水重與濕材重的百分比。 ( )
3、零件截端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正確的長度和平整的端面,作為開榫、打眼或銑削型面時的定位基準。 ( )
4、裝配式成型銑刀刀片刃口的廊形與工件截然不同。 ( )
5、家具零部件之間的接合,以榫舌厚度9.5毫米為例,榫舌長度為15-35毫米時,抗拉、抗剪強度隨尺寸增大而增加,當榫舌長度超過35毫米時,抗拉、抗剪強度隨尺寸增大而下降。( )
6、在加工過程中,用來確定與該零件的其余表面或制品中其余零部件相對位置的點、線、面,稱為工藝基準。 ( )
7、節子的影響:節子會給木材加工帶來困難,會使周圍南部形成敘紋,加工后材面不光滑。 ( )
8、裂紋的影響:不能破壞木材的連續性、完整性. ( )
9、劃線時應根據鋸割和刨光的需要留出加工余量。 ( )
10、榫眼深度;不貫通榫眼的深度應和榫頭長度大相等。 ( )
11、產品圖樣包括結構裝配圖、部件圖、零件圖等。 ( )
12、堆放成品,半成品,拼板,框架等半成品及木門窗框,扇等成品堆放,底面支承點可以不在一個平面內。 ( )
13、木材含水率的變化不會直接引起木材的收縮或膨脹, ( )
14、裝配前必須按照較樣規格和質量標準檢查部件的加工質量, ( )
15、QB/T1951.1-1994 木家具 質量檢驗及質量評定 ( )
三、名詞解釋20分(每題4分)
1、板材:
2、機械加工工藝過程:
3、時間定額:
4、工位:
5、加工余量:
四、問答題30分(每題10分)第1題必答題,2、3、4題可任選2題回答
1、如何安排加工榫頭、榫眼及型面的工序?
2、如何評定工藝過程的合理性?
3、簡述板式家具與框架式家具在生產工藝上主要有哪些區別?
4、對家具直角榫接合部分的尺寸有哪些基本要求?
5、什么叫質量管理?
五、計算題(10分)
1、有五根6000×60×45毫米無缺陷的好料,按長材不短用,盡可能剩下較長材的原則,配制2760毫米長的構件兩根,2160毫米長的兩根,1596毫米長的四根,1380毫米長的兩根,1180毫米長的四根,1080毫米長的一根,1000毫米長的兩根,鋸路寬度為3毫米,求各根剩料的長度
高級技師精細木工類考試試題(A)卷標準答案
一、 填空題共25分(每空1分)
1、影響小;影響小
2、原木、方木;板材;杉原條
3、二次;一次
4、指導性文件;依據
5、單件生產;成批生產;大量生產
6、樹種;容重;切面方向
7、溫度;相對溫度;氣流速度
8、越小
9、榫頭;榫眼或榫溝;直角榫;圓榫
10、30%
二、判斷題 15分(每題1分)
1、×;2、×;3、√、4、√;5、√;6、√;7、√;8、×;9、√;10、×、
11、√;12、√;13、×、14、√;15、√;
三、名詞解釋20分(每題4分)
1、板材:是指斷面寬度為厚度的3倍或3位以上者。
2、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由毛料或凈料通過一系列機床加成加工成零件和部件的過程。
3、時間定額:是指在一定生產條件下,所制定的為完成某件產品或某個工序所消耗的時間。
4、工位: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裝夾工件后,工件與夾具或設備的可動部分一起相對刀具或設備的固定部分所占據的每一個位置。
5、加工余量:將毛料加工成符合設計要求(形狀、尺寸、表面、光潔度等方面)的零件時所切去的部分。
四、問答題30分(每題10分)第1題必答題,2、3、4題可任選2題回答
1、如何安排加工榫頭、榫眼及型面的工序?
答 根據零件形狀要求的不同,這三個工序的先后次序也應有所不同。其主要根據是:
(1)在開榫工序就不必單列截端工序,因零件的長度余量可以在開榫時截去。
(2)沒有開榫工序時,應當截端。截端工序的先后決定于是否劃過線。沒有劃線工序的,應該先截端作為打眼的定位基準;有劃線工序的,截端工序也可排在打眼工序之后。
(3)如果型面和孔、榫眼在相對位置上,必須先打榫眼后銑型面。因為以型面作為打榫眼的定位基準面不穩定,會影響加工精度。若型面和榫眼在同一面上,則可以先銑型面后打榫眼
2、如何評定工藝過程的合理性?
答 編制的產品加工工藝過程的合理程序可用下列各種工藝指標來評定:
(1)在保證技術條件規定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情況下,使勞動消耗量小,盡量使工序集中和合并,便于組織機械化生產。
(2)在加工過程中應節省原材料,減少木材消耗。
(3)減輕勞動強度、減少人工運輸,發送勞動條件。
3、談談板式家具與框架式家具在生產工藝上主要有哪些區別?
答:板式家具與柜架家具在生產工藝上主要區別:
(1)板式家具的生產工藝,主要是板件的加工,在很大程度上簡化了傳統家具的生產工藝,有利于組織流水線生產。一般經過下料端面處理,鉆孔、磨光,表面涂飾,組裝等幾道工序。
(2)框架式家具的生產工藝,主要是原木加工到成品的生產周期往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一般要經過制木、干燥、配料、刨料、凈光、劃線、裁斷、開榫、鉆孔、部件裝配,成品組裝和表面涂飾等復雜的生產過程。
4、對家具直角榫接合部分的尺寸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要求為:
(1)榫頭厚度;一般按零件尺寸而定,為了保證榫的接合強度,單榫的厚度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寬度的1/2,雙榫的總厚度也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寬度的1/2。榫頭厚度應比榫眼寬度小0.1~0.2毫米。榫頭的兩邊或四邊應削成30°的斜棱。
(2)榫頭寬度;一般榫頭寬度比榫眼長度大0.5~1.0毫米,硬木大0.5毫米,軟材大1毫米。
(3)榫頭長度;采用貫通榫時,榫頭長度應略大于或等于接合零件的寬度或厚度,不貫通榫的長度不應小于榫眼零件寬度或厚度的一半。
(4)榫眼深度;不貫通榫眼的深度應比榫頭長度大2毫米。
五、計算題(10分)
1、解:根據長材不短用,盡可能剩下較多長料的原則得:
(一)(1)6000-2760-1590×2-3×3=51mm
(2)6000-2760-1590×2-3×3=51mm
(3)6000-2760-1380×2-1000-3×4=68mm
(4)6000-2760-1180×3-3×4=288mm
(5)6000-1180-1080-1000-3×3=2731mm
答:兩根剩料長51毫米;一根68毫米;一根288毫米;一根2731毫米。
(二)(4)6000-1180×4-1080-3×5=185mm
(5)6000-2160-1000-3×2=2834mm
答:兩根剩料長51毫米;一根68毫米;一根185毫米;一根2834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