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手機網民達3.88億,首超電腦成第一終端。看到這份數據筆者不禁想到一句話:移動互聯網在今年很火,未來也會繼續火下去。而今年移動互聯網之所以這么么火的原因,微信更是功不可沒。
盡管微信公眾平臺在今年的8月18日低調發布,但仍被許多嗅覺靈敏的企業和微博大號第一時間占領一席地位,平臺類的像B2C的京東商城、O2O的多拿網等都在開放的當天就注冊公眾平臺賬號,而多拿網則在未開放前就通過電話咨詢騰訊客服公眾平臺開放時間,只是騰訊方面只回答:敬請期待!眾多微博大號更是在第一時間迅速利用自己的微博粉絲推廣自己的微信賬號,在短短的幾天內就收攏了幾萬的微信粉絲。
創元微信部推測這些微博大號對微信如此積極推廣的原因:就像當初微博剛出世那樣,誰知道后會不會火了,至少先占個位置。而不管是個人微信賬號還是微信公眾平臺賬號,它們都是個體,騰訊并沒有提供一個像微博那樣的導航網站讓所有人清楚現在有哪些微信賬號,整個市場的局勢如何。
而此時,據創元微信部調查,各種微信導航網站應勢而生,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就出現了好幾家微信導航網站,而根據眾多微信賬號對多家導航網站的體驗,80%的用戶對聚微信的微信導航網站體驗度高。問及原因則說:聚微信的界面簡單,操作方便,而且提供的各種微信賬號展示更具人性化,通過邀請的方式就能獲得他們首頁的廣告位。目前微信的盈利模式還未被看清,那么眾多的微信導航網站是否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一種盈利模式呢?我們拭目以待吧~
目前圍繞微信公眾平臺的各方運營主體已經初具規模。公眾平臺功能的不斷升級、創新以及用戶數量的持續增長,將給運營帶來更多可能性。針對公眾平臺接下來的發展,創元微信認為:可以從三個視角來思考影響其發展的因素。這三個視角分別代表了當前參與公眾平臺生態環境的三方力量,即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主體、微信公眾平臺的用戶和微信運營團隊。
第一方力量——微信公眾平臺運營主體。對運營主體來說,首先要解決的是公眾平臺的定位問題。如果將其定位為營銷工具,那么運營主體需要衡量其投入產出比與已有營銷工具之間的差異,放棄“群發短信”這樣簡單粗暴的思路,更多深入探索用戶激勵措施;如果將其視作客服工具,則需要考慮微信這種新形態的工具如何與原有的客服體系對接;如果將其視作品牌傳播渠道,則必須將微信整合進自己現有的傳播矩陣中。定位問題將直接決定運營主體對微信的投入力度,運營目標及考核方式。
第二方力量——微信公眾平臺用戶。用戶是微信公眾平臺發展的根基。對于用戶來說,微信是一個私密交流工具,不希望被過多的信息打擾,厭惡信息過載,不希望接收到垃圾信息以及泄露隱私,影響安全。無論是微信運營團隊還是運營主體都需要把理解、滿足用戶需求及保證用戶信息安全放在首位。
第三方力量——微信運營團隊。微信運營團隊是基礎平臺的建設者與管理者,需要平衡用戶與運營主體之間的利益。目前,微信公眾平臺發展已成燎原之勢,運營主體不斷增多,良莠不齊、性質各異。推送垃圾信息、打擦邊球、竊取用戶信息等現象也開始出現。今年5月底,微信對公眾賬號進行整頓治理,重新發起認證流程。6月在騰訊舉辦的沙龍上,微信產品總監公開聲明不能視公眾賬號為營銷渠道。這些信號表明,微信運營團隊在未來的運營中,既要保證各方運營主體的積極性,同時也必須引導、管理,促進整個生態圈的健康發展。
整體而觀,以上三方作為微信公眾平臺生態圈的主要參與角色,他們之間的博弈,各方的利益及需求的平衡,將影響微信公眾平臺的生命力及發展空間。而微信是否能夠成為各方機構繼微博之后的又一個主力運營平臺,也依賴于這三方力量能否在和諧中將公眾平臺推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借助微信公眾平平臺的熱度創元教育敏銳抓住這個契機,成立了創元微信。
創元微信運營團隊,致力于為各種企業、學校等機構設計構建微信公眾平臺,使用以“微網站”為代表的一系列平臺,更加豐富了微信公眾平臺,使其多姿多彩起來,再也不用為一天或是一個月才能發一天公眾消息而苦惱,也能使平臺的用戶在關注了該機構的平臺后第一時間對該機構有一個大體的了解,更能使用戶們第一時間了解到其關注的平臺的新動態,所以,企業為營銷所舉辦的各種活動,各種促銷消息可以得到更大更廣的傳播。另外,創元微信還可以為企業設計虛擬會員卡、微商城、微訂購等添加到微網站上,還有類似于大轉盤之類的小游戲為企業營銷帶來趣味性。
需要突出強調的是,創元微信,不光是為企業申請公眾平臺,更多的是幫助企業進行運營平臺,使企業不用在面臨有了平臺卻不會運營的尷尬局面。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從創元微信成立至今與各大企業合作成功的
案列:
一:北京虎都官方商城(圖為虎都“微網站”)。
二:寧波之星:奔馳世家 (圖為“微訂購”)。
三:易維網絡 (圖為虛擬會員卡)。
聯系人:渠麗芳
聯系電話:1330315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