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參加汽車噴漆項目比賽。
在擔任第42屆、43屆世界技能大賽汽車噴漆項目裁判及參加俄羅斯、歐洲汽車噴漆項目比賽期間,筆者接觸到眾多國際級裁判、參賽選手的指導教練,他們大多是各自國家職業學校教師或者修理廠的油漆工,抑或是名列前茅的國際油漆企業的技術總監。我同時也參觀、拜訪了一些國外的職業學校,了解了他們職業教育的發展狀況,有一些感受和想法。
職教教師應該是技能高手
在國際交往中,我了解情況比較多的國家,既有發展水平較高的丹麥、瑞典、德國、英國、法國、挪威,也有俄羅斯、印度、泰國等。除了印度、泰國是由汽車生產廠的培訓師擔任裁判,他們的職業與職業教育不直接相關之外,其他國家中,選手的教練都是學校老師。瑞典的情況剛剛有所變化,以前也是學校教師,到2017年,就由43屆世界技能大賽銀牌選手、同時也是一名修理廠噴漆技師擔任了選手的教練,并出任世賽裁判。這些國家的職業學校老師,共同的特點就是技術能力強,都是從事汽車噴漆行業平均達到10年左右的專業技能很強的教師,而不是職業學校為了增設某個專業,臨時調任一些教師半路出家。那樣的教師,理論知識掌握了一些,但實際技能是比較弱的。
我看到德國、英國、俄羅斯的教練培訓選手,都是親手演練糾正,當場展示正確的技術流程和后的良好效果。這樣一來,參賽選手才能有效吸收好的方法,糾正不足。
反觀我們很多職業學校老師,理論嫻熟,但由于自己的技能水平比選手和部分學生都薄弱,沒法動手演練糾正,只能評判結果,只能提出一些自己都沒有辦法驗證、不一定正確的方法,這對于技能人才培養就非常不利。而學生可能是從不同渠道聽取不同的指導,有很多問題還要靠他們自己去從頭摸索、驗證。
其實,技能訓練和體育訓練有很多相似之處,體育教練很多都是過去的優秀選手,是因為他們能夠洞察選手的優缺點,親手示范好的方法,言傳身教。而且,技能水平是越強越容易有進步,越弱越不敢碰,也就越沒有機會進步。在只能動口指導的狀態下,教師的水平得不到提高,其發展潛力、職業狀態就會止步不前。
提升職業教育,就要有好的考核機制,比如德國,是委托第三方認證機構對院校老師的教學水平進行評估、認證,以確保職業院校的教師技能水平以及場地設施等教學條件能夠滿足在校學生的教學要求,實實在在提升技能習得的水準。
學生要真正崇尚職業技能
中外職業院校學生的大差別,首先體現在學生對職業技能的興趣上。
這可以從日常的學習中看出來,也可以從學生的精神面貌和對未來職業前景的預期中表現出來。我們不必期望一個年輕的學生能夠做出多么長遠而清晰的職業規劃,但是學習一個專業,將來會有哪些工作機會,這些工作機會的優缺點怎樣?什么是自己希望的工作?取得所希望的工作機會,需要什么樣的技能水平?這些基本的問題,國外的學生很顯然更了然于胸。
我所參觀過的國外職業院校,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有很多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制作展示品或教具。他們的老師只是提供指導,但是學生卻能夠做到很高水平。在俄羅斯的職業學校,由于資金不充裕,學校的建筑和車間像是我們國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樣子,但是學校教師、學生的鉆研精神,以及所做的教具之多,令人嘆為觀止。
良好的職業待遇不可或缺
的職業穩定性好,工作待遇好,是一個重要的保障因素。一些國家,即使是修理廠的噴漆技工,所獲薪酬已經可以讓人過上很好的生活。
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德國“雙元制”教育體系,由于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能滿足企業所需,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所以國外的企業很多都主動參與到職業教育中。在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職業院校的學生上學期間,都是一部分時間在學校,一部分在企業。歐洲一些國家的學生甚至達到三分之一時間在學校,三分之二時間在企業。一方面,學生和企業有了充分的互相了解;另一方面,學生所學技能能夠馬上得到檢驗和提升。所以,世界技能大賽上,我們遇到的很多國外選手,都是已經工作了2到3年的噴漆技術工人。他們的成熟度、心理素質、分析解決突發問題的能力,均高于在校學生甚至于畢業生。
以成熟態度對待職業發展
事實上,除了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汽車噴漆項目金牌得主,一位瑞士選手在賽后被法拉利招聘,專門噴涂F1賽車之外,我所知道的其他選手,即使得了各種獎牌,比賽后也還是在修理廠做漆工,生活沒有什么大的改變。
原因是這些漆工選手從上職業院校到就業,都是身處比較成熟的體系之中,也是在相對較好的企業中工作。所以,對于很多國外選手和國外教練來說,參加世界技能大賽,是多一次拼搏,多一次鍛煉,多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
我國的職業教育投入超過很多發達國家,國家現在對職業教育如此重視,倡導成立職教集團,倡導企業優秀技能人才到學校任職,倡導產教融合……這些措施逐步落地和加強之后,希望帶來中國職業教育巨大的變化。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