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后,為了加快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更快、更好的培養符合中國現代制造業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全國職業教育領域都開展了新一輪的布局和謀劃,特別是對下一步職業院校發展路徑的選擇,討論得非常熱烈。下面就和河北技校網的小編一起看看我國職業教育未來的發展之路吧!
兩種發展路徑觀
事實上,職業教育領域的同仁們大致都同意:不同類型職業院校應有不同發展路徑。但對于具體的發展路徑,有著兩種意見,一種是,升級、升級再升級。另一種是,不同層級的職業教育應該錯位發展、形成職業教育層級的立體結構。
一種可行的發展路徑觀,“中職做大、高職做強”
對于這個話題,我在上述第二種意見的基礎之上,想陳述的觀點是:職業院校發展的路徑:中職做大、高職做強。
理由落點在何處呢?我以為,不同類型的職業院校可以選擇上述發展路徑,其目的是:中職做大支撐中國制造、高職做強成就中國創造。
現階段的職業院校,中職院校基礎薄弱,是不可回避和否認的現實。但中等職業院校所培養的普通技術工人,卻又是制造業和服務性產業所需要技能人才的主要蓄水池,是規模化向這支產業技術工人隊伍輸入新血的重要人力資源基地和平臺,中國現代制造2025的產業愿景,沒有相當數量的產業技術工人進行支撐,產業體系不可能持續健康發展。
現有全國中等職業院校的平均辦學規模太小,無法實現辦學規模經濟,各地政府也意識到了這個現實,紛紛試圖通過資源整合來行政引導加速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辦學資源的集中度,以促進提高中等職業院校的辦學質量。
對于高等職業院校,在教育部門的政策和財政生均經費的引導下,都已經達到了單校相當規模,做大已經不是現階段的目標,亟需改變的是辦學質量問題。不能想象低質量的高等職業教育所培養的技能人才能夠支撐起“中國創造”和“中國智造”,高等職業院校的迫切任務,是要迅速做強院校的師資平臺、實訓設備平臺、校企聯合研發平臺、創業創新平臺。
事實上,從目前中國的教育體系來看,中國創造(智造)強、可靠的驅動平臺,不在普通高等院校,也不在中等職業學校,應該也有可能承載這個使命的,是高等職業院校。
如何引導職業院校完成路徑選擇
是做大,還是做強?職業院校本身,可能在這兩者中徘徊。但是,中國目前,正憑借現有全球全的工業門類、大規模的人力資源池,與美、德、日、英、法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產業升級競速,這個關鍵時期,事關國家競爭優勢和戰略優勢的保持。
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下的職業院校發展路徑,既應該尊重職業院校本身的意愿,更應該遵從于國家意志。中職做大、高職做強的路徑選擇,應該成為行政意志,唯其如此,中國才更有可能在全球產業升級和產業競爭中繼續保持現有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