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職業院校的就業,教育、人社兩部門雖然有諸多分歧,但談到職業院校的就業問題,觀點保持了相當一致:職業院校就業率高。但是,這個高,是值得商榷的高。
我們的職業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僅僅是為了填充生產線上的人肉機器人嗎?
一定不是,肯定不是。
職業院校必須以“高質量就業”為目標
關于就業,有許多種定義,充分就業、靈活就業、高質量就業、穩定就業等等,關于質量就業的指標體系,是聯合國經濟發展組織擬就的,我們其實不需要這么復雜,僅憑直覺,就知道有幾項基本的指標項值得關注。
工作薪酬。沒有良好的工資報酬,談不上高質量就業。
工作環境。沒有符合勞動保護標準的工作環境,談不上高質量就業。
發展機會。沒有職級和能力發展通道的就業,談不上高質量就業。
社會認可。沒有社會地位和身份歸屬感的就業,談不上高質量就業。
職業院校的校企合作也罷,推薦市場就業也罷,如果在以上四個方面的雷達圖不能達到一定分值,根本說不上是高質量的就業,當然我們承認是就業,但請不要張揚和自我夸獎。
職業院校怎么實現“高質量就業”
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會將職業院校的孩子沒有實現高質量就業歸因于孩子本人的努力程度不夠。但今天我想說的是,從單個個體學生來看,這個理由是對的,但對職業院校的整體就業情況來看,應該首先問職業院校本身。做為職業院校而言,實現“高質量就業”,起碼要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是技能人才培養的質量。貨好才能賣與識者,酒深不怕巷子深,好貨不便宜的道理大家都懂。
其次是校企合作企業的進校篩選機制。要有一個好的企業篩選機制,長期協作企業,必須把住審核關,對資信差的企業要第一步堅絕拒絕合作。
后要對合作企業就業的學生實行跟蹤回訪。根據學生的持續反饋來完整的評判協作企業,建立職業院校、畢業生、企業的三方滾動協作機制。
其實,重要的是政府、企業、學生三方共同努力,改善職業院校的就業環境,改進企業發展環境,改善工作的工作環境,祝職業院校的孩子們都能夠依照自己的夢想實現人生的技能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