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職教中心:攜手爬坡,任重道遠
1月6日,來自全國20個省份教育行政部門、縣級職教中心、行業企業、職教研究院所的330多位代表聚集在我國縣級職教中心發源地——石家莊市鹿泉區,共商新時代全國縣級職教中心振興發展大計。會上,由河北省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所牽頭組建的一個新的職教共同體——縣級職教中心聯盟正式誕生。校長們感慨地說:“我們縣級職教中心終于有自己的家了!”
“新時代縣級職教中心承載著新的偉大而艱巨的歷史使命,必須要做大、做強、做優,使它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更大的人才、技術、文化和智力支撐作用。”首屆縣級職教中心聯盟主席、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常委副會長劉占山宣告縣級職教中心聯盟的宗旨。
歷史輝煌現實艱難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從第一所縣級職教中心成立到現在,已有近30年時間。目前,全國共有縣級職教中心1800多所。
據河北省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張志增回憶,1989年初,河北省石家莊市的獲鹿縣(現鹿泉區)被列為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實驗區建設啟動后,縣里準備新建一所職業中專,此時省教育行政部門提出,試點成立縣級綜合職業技術學校。此后的一年時間里,縣里把財政投資的農業中學、職業中學、農民中專、技工學校、農廣校、衛生學校等集中到一個新校址,通過“政府統籌、部門聯辦、教委協調、一校多制”的體制,建成擁有10個專業、7個實驗場所、20個教學班、在校生1000多名的獲鹿縣綜合職業技術學校(后改名職業技術教育中心),這所學校同時具有職業學歷教育、職業技術培訓、農業技術推廣、科學實驗、生產經營示范等多種功能。縣政府和有關部門還把大片的農業實驗場和幾個工廠劃歸學校,作為專業實習場所。1991年4月,河北省決定在全省推廣獲鹿經驗。到1995年底,河北省139個縣(市)的職教中心全部建成。此后,其他省份紛紛學習河北經驗,相繼建設縣級職教中心。
從2008年開始,縣級職教中心開始出現分化。一批縣級職教中心進入國家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行列,辦學規模越來越大,社會效益越來越高;而另一批縣級職教中心則困難重重,辦學規模日漸萎縮,面臨生存危機。
2012年,教育部成立縣級職教中心改革發展課題組,張志增也是課題組一名主要成員。據課題組調研,2012年,河北省141所縣級職教中心有44所招生超過1000人,41所在校生超過3000人,但同時也有20余所招生不足100人,30余所在校生不到300人。全國其他地區縣級職教中心招生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滑坡。課題組還對廣西壯族自治區10所縣級職教中心進行了抽樣調查,在1066名專任教師中,專業教師僅371人,只占專任教師的34.8%,嚴重低于50%的設置標準。在黑龍江省,由于縣級職教中心教師福利待遇普遍低于普高,不僅無法吸引外來優秀教師,還造成了部分有能力的骨干教師流向普高或考公務員。
課題組認為,在學校發展的各項指標上,縣級職教中心的表現都明顯落后于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與城市職業學校存在較大差距;東中西部地區縣級職教中心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失衡,中西部縣級職教中心辦學水平遠遠落后于東部地區;辦學條件上,中西部也與東部存在較大差距。時至今日,這種狀況也沒有得到扭轉。
鄉村振興重要力量
十九大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久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要“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
“縣級職教中心既是農業、農村和農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村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加快振興步伐,確保優先發展。”在縣級職教中心聯盟成立大會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謝俐表明了教育部堅定支持縣級中心發展的態度。“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是主體,關鍵在人。在新的形勢下,我們必須明確新時代縣級職教中心的新目標、新使命和新任務。”謝俐說。
河北省教育廳副廳長賈海明在會上發言,希望能進一步明確新時代下我國縣級職教中心的重要地位和歷史使命。“地位和使命決定存在。我認為無論從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社會對人才的多層次多樣化需求,每個人的全面發展,還是從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扶貧攻堅戰等,縣級職教中心都不可替代,不可或缺。”賈海明強調。
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縣級職教中心發展研究的張志增則認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縣級職教中心必須具備五大功能:一是培養各行專業人才,構建三級農村職業教育與培訓網絡,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立人力資源支撐。二是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招收所有未能繼續升學的農村初中畢業生入學,滿足農村群眾接受多樣化高質量教育需求,提高國民教育水平和新增勞動力教育程度。三是開展社區教育和繼續教育,舉辦技能拓展、就業創業、科學普及、文藝康健等教育培訓活動,培育各類學習社團和學習共同體,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四是促進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上掛、橫聯、下輻射,滿足農村產業需求。五是精準扶貧,對農村貧困人口和貧困家庭子女實行精準招生、精準資助、精準教學、精準就業,把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
強化政府統籌力度
“縣級職教中心之所以叫中心,是因為職業教育單靠教育部門一家舉辦不行,必須實行政府統籌并具有多種功能,在政府統一領導下,辦成經濟中心、人才中心、文化中心、科學實驗和科技推廣中心。”謝俐希望各級政府都能加大統籌力度,明確發展責任。
他提出,省級政府要將縣級職教中心的規劃納入省經濟社會總體規劃,并將發展情況納入省對縣級黨政實績考核;統籌安排財力,強化省級財政對縣級職教中心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擴大職教中心辦學自主權,重點解決培養水平不高、專業師資引進困難難題。地市級政府也要落實管理責任,統籌學校布局和專業建設,在確保“一個縣集中辦好一所職教中心”的基礎上,根據縣域實際需求確定職業學校數量,支持縣級職教中心做大做強優質特色品牌專業。
對于縣級政府的責任,謝俐特別指出,要鼓勵、支持縣級政府主要領導兼任縣級職教中心校長,“多年實踐證明這是有效的、可行的。現在沒有這么做的縣,應重新改變過來。”此外,縣級政府要鼓勵、支持職教中心實行校企合作、校村合作、校社合作,統籌管理和支付各類短期培訓的財政性經費,支持縣級職教中心根據需要實行教師彈性編制制度。
賈海明在會上表態,河北省將建立相鄰縣級職教中心協作組或聯盟試點,統籌專業設置、統一招生,實現錯位發展、特色發展、互補發展,以此解決縣級職教中心專業重復建設、小而全的問題,提升辦學水平。
而新成立的縣級職教中心聯盟則在更大的層面上加強交流,形成合力,共同解決改革不充分和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正如聯盟章程中所約定的,交流縣級職教中心改革發展的情況;研究探討縣級職教中心及縣域職業學校改革發展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就國家有關工作部署協調行動;開展教學改革實驗,推動深化改革、振興發展、辦出特色、提高質量,在人才培養、技術推廣、生產示范、社會服務等方面不斷做出新成績,為我國技術進步、產業升級、農村勞動力轉移、扶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作出新貢獻。
壓題圖片:遼寧省建平縣職教中心是首批國家中職改革發展示范校,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生5500多人,每年承擔各種社會培訓2萬多人次,中心建有職教修配廠、機械加工廠、焊接廠和國家技能鑒定所等實訓場所。圖為職教中心學生在實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