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不夠、服務現代產業支撐力不足是困擾職業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在群眾心目中,選擇職業教育遠遠未被認可為人生成功成才的途徑和出彩的機會。
![](/uploadfiles/image/20180317/20180317141583328332.jpg)
建立現代職業教育治理體系,強化相關行政部門之間與行業之間的統籌協調。需要解決政府部門之間管理職能交叉和空白問題,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責任和途徑的缺失問題,以及一線員工在職業教育中參與權缺失問題、此外,急需改變由教育部等七部委組成的“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這種“弱協調機制”為“強治理機制”。
建立國家統一的職業信息庫、職業能力標準和職業資格制度。促進職業教育的育人標準、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勞動者的能力認證標準的銜接和融合,實現不同職業之間、學歷與資格之間的等值與互認。
建立健全與技術技能人才能力和貢獻相適應的學位、職稱、榮譽和報酬制度。改革學位制度,授予高職畢業生“匠師”學位,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制度,全國公務員招考對學歷的低要求調整為專科畢業起點。
建設高水平職業教育教師隊伍,持續提升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實施特殊地區(包括農村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職業教育薄弱校建設與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工程,實施高水平職業學校建設工程,實施教育型企業資質認證制度和現代學徒制企業導師(師傅)認證和支持制度。
促進普職融通,開放職業教育優質資源為基礎教育服務。把生活技能和職業技能列入基礎教育,職業學校的職業技術課程資源向普通教育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