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教育廳消息,有培訓意愿的貧困家庭勞動力至少掌握1門就業技能和1至2項實用技術,每個貧困縣將努力辦好1所以上的中等職業學校……為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省教育廳日前公布《職業教育扶貧工作12項措施》,將通過建立職業院校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臺賬,落實貧困學生資助救助政策,支持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積極開展技術技能培訓等措施,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完善貧困生資助。各職業院校將精準建立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檔案,為精準實施職業教育扶貧政策、精準投放職業教育扶貧資金提供可靠依據。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納入免學費范圍,對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費、免住宿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并嚴禁學校“先收后返”,保障職業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充分享受國家的資助政策。
暢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讀與就業渠道。各中職學校將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優先考慮專業選擇,優先安排在校企合作程度比較高的訂單班或企業冠名班學習,優先安排崗位實習,優先向用人單位推薦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并鼓勵和引導他們參加職業資格等級考試,提高就業能力。
增強貧困群體造血功能和內生動力。我省將加大貧困地區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力度,面向貧困群體廣泛開展各類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實現脫貧舉措與技能培訓的精準對接。
開展中職學校結對幫扶工作,提升貧困地區薄弱中職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支持貧困地區職業院校開設與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相關的專業;指導貧困地區中職學校非涉農專業增設1至2門農業技術課程,大力培養復合型實用技術人才。
加強貧困地區中等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省級財政對財政困難縣的中職生均經費獎補達到35%,各地將按照“教育費附加不低于30%用于職業教育”的政策,抓好“河北省中職教育質量提升工程”中相關貧困縣的中職學校建設。
鞏固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示范縣創建成果。各地將指導進入國家和省級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示范縣范圍的貧困縣,全面提升縣域職業學校辦學水平和對農民培訓的水平,增強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和促進脫貧致富的能力。
此外,我省在實施新型農民培養試點工作、強化職業教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建立職業教育扶貧工作督導檢查和考核獎懲機制等方面精準施策,確保職業教育扶貧工作落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