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內河北省輪次開展省級職工職業技能大賽
4月27日,省總工會印發《關于進一步組織動員廣大職工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十項措施》提出,將重點圍繞鋼鐵、石化等優勢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大數據與物聯網、信息技術制造業等1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確定30個緊缺工種、重點工種,三年內逐年輪次開展省級職工職業技能大賽。
動員廣大職工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省總工會提出,廣泛開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職工技能大賽,各市總工會要立足區域產業布局,確定一批與省級職業技能大賽相互支撐、互為補充的技能大賽工種并常年開展競賽活動。立足產業層次邁向中高端,探索開展設計大賽、創新創意大賽。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冬奧會籌辦引領性勞動競賽,我省將開展以比工程質量、比工程進度、比安全生產、比技術創新、比文明施工、比科學管理、創精品工程為主要內容的“六比一創”勞動競賽。啟動京雄高速、榮烏高速等重大建設項目勞動競賽,以場館建設等建設項目勞動競賽帶動冬奧會籌辦勞動競賽全面開展,以此為牽引,省、市兩級開展100項重點勞動競賽。
創建一大批“職工創新工作室”和“勞模創新工作室”。5年內,省級創新工作室發展到800家以上,市級創新工作室發展到8000家以上。省總工會提出,每年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一批省級以上創新工作室攻關項目。
通過無息借款、貸款貼息、物資支持等方式扶持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在原幫扶困難職工創業活動的基礎上,選擇部分市進行試點,重點聚焦去產能、污染防治企業下崗失業人員,探索小額貸款貼息扶持方式,撬動更多金融、保險等社會資源,提升創業扶持成效。年內省總工會將安排1000萬元,帶動全省工會總計投入2000萬元,新增創業項目400個,累計突破2300個,促進萬人實現創業就業。
建立“河北省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網上展示交流平臺”和網上“河北工匠學院”,聘請國家級“大國工匠”和“河北大工匠”傳授技藝技能,推出一批“河北大工匠”。
讓職工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我省將建立全省職工互聯網+普惠服務平臺,加大對困難勞模的幫扶力度,健全完善各級困難勞模幫扶救助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