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設計共有幾步?一套程序從誕生到應用會經過很多步驟,許多人都非常好奇,一套程序的設計步驟有哪些,為了讓大家能夠更直觀、更清晰的了解,小編特意請來北京吉利學院的老師們為大家做詳細介紹,下面馬上開講!
北京吉利學院詳解程序設計步驟
(1)分析需求:了解清楚程序應有的功能。
(2)設計算法:根據所需的功能,理清思路,排出完成功能的具體步驟,其中每一步都應當是簡單的、確定的。這一步也被稱為“邏輯編程”。
(3)編寫程序:根據前一步設計的算法,編寫符合C++語言規則的程序文本。
(4)輸入與編輯程序:將程序文本輸入到計算機內,并保存為文件,文件名后綴為“.cpp”。
至此,產生了完整的程序文本,被稱為源程序或源代碼。保存源程序的文件(例如前面的c:\student\ch1_01.cpp)稱為源程序文件,簡稱源文件,文件名的后綴是“.cpp”。
(5)編譯(Compile):把C++程序編譯成機器語言程序。
編譯產生的程序稱為目標程序,目標程序被自動保存為文件,這一文件稱為目標文件,文件名的后綴是“.obj”。
VC++進行編譯的依據是源程序,如果源程序中的符號、詞語、整體結構等有差錯,超出了VC++的“理解能力”,VC++就無法完成編譯,這樣的差錯稱為語法錯誤。一旦發現語法錯誤,VC++就不生成目標文件,并在窗口下方列出錯誤;如果沒有語法錯誤,則顯示“0 error(s)”,并生成目標文件,允許繼續進行后面的步驟。
(6)生成執行程序:從目標文件進一步連接生成Windows環境下的可執行文件,即文件名后綴為“.exe”的文件。由于可執行文件是由若干個文件拼接而成的,其中不但有目標文件,還有另一些標準的庫文件,一些規模較大的程序還會有多個目標文件,所以這一步驟又被稱為連接(Link)。
(7)運行:在Windows環境中使用可執行文件。這是程序設計的終目的。這一步也常被稱為“Run”。邏輯錯誤:算法錯,或算法在轉變為程序時走樣了,導致程序能夠運行,卻不能實現預想的功能。這種錯誤被稱為“邏輯錯誤”。
在反復的試運行過程中,不斷發現程序的錯誤進而修整,直到測試完畢沒有問題。你對程序設計感興趣嗎?你想了解程序設計更多知識嗎?北京吉利學院所開設的計算機網絡工程師專業就有程序設計專業,歡迎大家到學校進行詳細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