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職業教育我們通俗理解就是中專或者高職高專,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更偏重實踐,而對學生來說就是更偏重實際,也就是從入學第一天起學的所有技能都是為將來勝任某種特定工作為目標。職業教育出發點是很好的,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發展本應多元化的,高考是出路慢慢應該被淡化。但是目前我們國家職業教育情況確實不容樂觀。
學校質量堪憂
我們國家的中專和高職高專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條件有限,所學的課程也沒有什么針對性,并沒有體現出職業教育的針對性培養的特色,更多的是高等教育的“縮水版”。
民辦的中專和高職高專問題更是“突出”,因為除了教育還有“盈利”的色彩在里面,這類學校漸漸目標就會有所偏離,重視的不是教育本身,而是致力于讓學生畢業時有個工作抓緊就業提高升學率。富士康這類勞動密集型企業大多都是這類學生。
學生質量不忍直視
入學門檻基本沒有,學生質量確實不忍直視,大多都是被人們認為厭學,調皮搗蛋,不上進成績差,甚至是“小混混”之流。他們就像是被普通教育淘汰下來的散沙一樣紛紛落入職業教育的洪流里。職業教育稱為“次生”的“收容所”也不為過。這些學生自己也確實不“爭氣”,尤其一些民辦學校和一些野雞學校,校園氛圍基本可以說是烏煙瘴氣,生源基本就是初中輟學,初中畢業,或者高中沒畢業的學生,本身不該存在歧視但是這些孩子里基本不學習,以調皮搗蛋為榮,偶有聽聞在這類學校里,學生找社會閑散人員打老師,原因是老師上課不讓他睡覺。
就業狀況
其實不用我說這類學校的學生不管去大企業小企業基本都是基層,工廠中很多工人都來自這類學校。如今高等教育擴招也擠壓了這類學校學生的就業,不管是發展還是機會的獲得上,這類學校的學生大概率是基本沒機會,當然很大原因也是學生自己造成的。
觀念上在社會上不受待見
教育是家長在實在無能為力時選擇的一條路,可以看成是求學路上后一條路。同時,人們普遍認為普通教育才是正統教育,而這類教育就是非正規教育,所以這類學校不收社會認可。
職業教育何去何從
教育是個系統工程,職業院校應該打起精神來,真正的去和企業接觸,重質量的去實在的培養學生,對企業的甄別也要仔細,那些血汗工廠就不要讓學生去了,否則人們一提到職業教育就想到流水線的血汗。學校能做的是有限的,學生自身是主因。雖然我們不愿意承認但是人確實分三六九等,但這又是事實,我們所說的“次生”更多的是因為沒有靠譜的父母,不能奢求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是良好的,只能希望這樣的情況隨著國家的發展是少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