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要尊重老師,但他們也希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和寬容。調查顯示,學生們在意的就是老師當眾批評他們。此外,自己的秘密、隱私是否得到老師的尊重,也是學生們非常看重的。
今年是濟南市“和諧校園建設年”,1300余所中小學共同打造和諧校園。為此甸柳第一小學專門設計了一套調查討論題目,學生、老師、家長間如何互相尊重、寬容,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老師該如何尊重和寬容學生?甸柳一小2000余名學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結果,“學生犯錯,老師不要在大家面前批評”排在了第一位;位居第二位的是“老師不把學生的秘密泄露出去,理解學生”;在第六條,學生們又強調:老師要“尊重學生的隱私”。一名三年級女生告訴記者:“我們很尊重自己的老師。如果老師當著大家的面對我們做批評,我們會很難受,覺得沒有面子。”
甸柳一小校長助理許文娜說,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現在的小學生自尊心很強,以前一些老師當大家面批評學生習以為常,卻沒有想到無意中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雖然在學生心中,“老師不要在大家面前批評學生”是重要的,但是甸柳一小高級教師、山東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喬全忠卻表示不能完全認同。
“畢竟我們是集體教育,很多教育內容應該在集體中進行。具體到某些批評教育,應該因問題而異,具體對待,原則上是個人行為個別批評,如影響到集體,就集體教育。”他舉例說,比如有些同學上課影響課堂紀律,老師就應該當著全體同學的面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對其他同學也起到警示作用;有的同學到網吧玩不健康的游戲、到書攤上買不健康的書籍,如果還只是個人行為,未影響到集體,這時老師應適當保護孩子,僅對其進行個別批評。
關于學生希望老師幫他們保護隱私、保守秘密,喬老師指出,學生在意隱私,但不能把隱私定義得太寬泛。老師確實需要尊重的學生隱私、秘密包括:學生個人家庭狀況,尤其是單親家庭、家長文化水平不高的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家庭;個人生理狀況;學生分數、名次,僅學生自己、家長、老師知道就行了,不便于大范圍傳播。
父母該怎樣尊重和寬容孩子?對此學生提出的希望中,家長“尊重孩子的隱私,不偷看日記”位列第三,排在第四位的是“給孩子一些自由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