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寒假胖三斤”,開學陸續返校的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海外教育學院師生,一進學校便發現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海外教育學院也“增重”了:校園北門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為了跟上校園高科技的腳步,我們找到了平安校園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建華老師,關于這套系統,他做了一些簡單的介紹。
幾點返回學校會被記錄在案?
“采用生物識別,對人的面部信息進行采集,可以精準定位出入校門的人,妝容、發型以及戴眼鏡等不會影響識別效果。”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海外教育學院通過智能管理可以保留來訪者的基本信息,清查學校數據庫黑名單和可疑人員。小伙伴們再也不用擔心校園里有身份不明的人出現了。對于在門口駐守、日夜不息的門衛而言,查證變得更加便捷,能有效減輕他們的工作負擔,也避免了與來訪者發生不必要的語言沖突。“同學們出入校門會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張老師欣慰地說。
張老師還向我們透露,校園安全管理是一級防范,要求憑證出校園,無證不可入。“你幾號幾點出的校門、幾點回的學校,數據庫里都會有詳細的記錄。”這樣一來,習慣在夜晚外出的同學們又有了新的理由早點返校。
爸媽也能刷臉進校門?
有的同學或許已經注意到,明德樓的大門口也安裝了“刷臉”的裝置,但“刷臉”的操作好像“失靈”了,只能刷卡通過,這導致有些同學對這套系統的準確性有了一點疑惑。
對此張老師表示系統處于測試階段,仍在調試當中。北門的系統在春節前就已經安裝好了,但遲遲推到4月1號才正式投入使用,就是因為我們還要不斷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然后和廠家探討研究,逐步完善系統,爭取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海外教育學院的師生帶來便捷的出入方式。”
現在的來訪者可以在門衛處進行登記入校,將基本信息及照片拿到學校的人臉識別信息采集處,由相關人員導入系統登記后,通過刷臉或刷身份證的方式直接進入校門,雖然現有的方式比較繁瑣,但只是暫時的,后期平臺建設完善以后,來訪會變得非常便捷。“如果你的朋友要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海外教育學院找你,你可以通過我們的系統提前填寫他的基本身份信息和來學校的時間,后臺審核記錄后你的朋友就可以直接‘刷臉’進校門,省去了帶身份證登記的麻煩。”
人臉識別,不是跟高鐵站一樣嘛?
張老師向我們透露,人臉識別并不是第一次進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海外教育學院,前年4月份就已經在女生公寓六號樓試行過,但效果并不理想,“當時人臉識別系統還在研發中,是第一代產品,識別時要求的光線、光度、距離、圖像識別等外部因素非常高,人臉識別的反應速度在8秒左右”,由于匹配度很低且很耗時,技術人員便暫時放棄了在宿舍門口安裝識別系統的想法。
但令人欣喜的是,去年九月份在二號留學生公寓試行的第三代產品,試驗的可靠性很令人滿意!“很多廠家的產品對識別膚色不同的面部是存在誤差的,但當時的識別成功率在96%~98%,現在北門安裝的也是那套設備,目前試行效果很好,所以計劃在4月1號正式使用以前,把西門和南門也安裝上。”
對于個人數據的隱私保護,張老師表示,學校與系統開發公司簽訂了保密協議,人員信息與一卡通管理是一致的,“平安校園管理服務中心多年來對人員信息、視頻資料有嚴格管理規定,望同學們放心。”
安裝系統的初衷是提高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海外教育學院的安全管理,更好地服務學校的師生員工,我們享受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需要理解新事物發展完善需要時間,其中存在的小問題都正在解決。當開學季遇上高科技,一切都只會變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