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處環渤海中心地帶,南濱渤海,北依燕山,交通便利,可進出性很強。目前,唐山正在全力建設“京津冀城市旅游休閑度假基地”,現擁有星級酒店41家,旅行社80家,A級以上景區17個,中型以上旅游運營車輛130余部,水上運輸和游船40余艘,已形成食、宿、行、游、購、娛的綜合接待體系。
唐山背山臨海的地理格局、復雜多樣的地貌類型和特有的地方歷史文化,造就了許多極具特色的旅游資源。自然景觀品位獨特,人文景觀文化積淀深厚。 唐山北部山區有明長城221公里,東接山海關、老龍頭,西接慕田峪、八達嶺,有名關險隘29處,敵樓603座,烽火臺82個。水下長城、大理石長城、72 券樓、監獄樓、水門、長城磚窯、養馬圈、屯兵營等皆為長城沿線獨秀,代表了明長城歷史文化的精華。長城沿線已有清東陵、景忠山、鷲峰山、湯泉、潘家口、大 黑汀、青山關、靈山、白羊峪等一系列旅游景區。清東陵始建于康熙二年,是目前我國現存規模龐大、體系完整的帝王陵墓群之一,2000年11月列為世界文化 遺產。陵區埋葬著5個皇帝、15個皇后、137個妃子、4個公主。清東陵的建筑恢宏、壯觀、精美,龐大的建筑群中有中國現存大的石牌坊,長的神路。位 于遷西縣境內的景忠山,以其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聞名于世,曾被清康熙皇帝御題“靈山秀色”、“天下名山”。位于遵化 市的鷲峰山,又稱“三臺山”,前臺平坦,早年山中僧人多在此習武;中臺險峻,建有棲云寺,建筑面積2100平方米,棲云寺右上方有一古廟;后臺奇險,很少 有人登臨,是一高達數丈的奇峰巨石,頂部有一處10平方米左右的平臺,上刻蓮花和棋盤。山頂有連綿的長城和敵樓數座。明代薊鎮總兵戚繼光巡視長城防務,曾賦《舍身歌》并刻于石上,還有他置放馬鞍的馬鞍石,后人稱為“戎馬遺鞍”。
唐山有196.5公里海岸線,海濱風光秀麗,尤其是菩提島、月坨島、打網崗三個近海島嶼,正在開發建設以自然生態觀光和休閑度假為主要內容的新型旅游區,成為華北地區特色旅游靚點。菩提島突出島嶼生態 的完整性、生物的多樣性和歷史文化個性,正在建成名副其實的高檔次的海島生態公園和國際觀鳥基地;月坨島采用荷蘭專家設計,利用1800畝陸域面積和優良 的沙質水質條件,配套荷蘭風格的度假設施,正在建設全國獨有的高檔次的異國風情海島度假區;淺水灣以建設超大型海中沙島浴場和綜合度假村為目標,獨具特色 的濱海度假區已具規模。此外還有京唐港、李大釗故居、李大釗紀念館、生態觀光農業等一系列景觀以及正在啟動建設的翔云島度假村和濱海旅游度假新城項目。
市區內有蒸汽機車、陶瓷生產線、地震科普、南湖大型城市生態公園等系列旅游產品,是近代工業文明觀光游和文化科普游的重要內容。
旅游業已經成為唐山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初步形成了古長城民俗文化游、海濱休閑度假游、自然生態觀光游、文化科普游四個旅游產品系列,一批高品位的旅游資源正在開發建設之中。再有兩、三年的時間,唐山將建成幾個國家級名牌旅游產品及省級特色旅游產品,形成內容豐富的三大旅游功能區,使唐山成為華 北地區具有較強吸引力和較高知名度的新興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