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教育觀念里邊,高中可是人一生中“逆天改命”的最重要時機,錯過了就一輩子都無法翻身,因此高中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導致很多學生陷入厭學的情緒中無法自拔,那么這時候家長和老師該怎么幫助學生走出厭學情緒呢?小編帶大家去詳細了解一下相關對策吧!
改變觀念 接受自我
讓厭學孩子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這是變厭學為樂學的重要一環。家長應認真地發現厭學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良好、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從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斷強化,讓他在前后比較中接受自我,認識到自己并非無可救藥,而是能學好的,相信自己也是有能力的、有前途的和受尊重的,改變自己無能的觀念。當然,家長對厭學孩子的評價必須客觀、中肯、善意,不能諷刺偏激,以免增添逆反情緒。
培養興趣 樹立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厭學情緒的孩子對自我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后,隨即就要開始自我實踐,這種嘗試結果的好壞是他能否徹底轉變的關鍵。家長要盡量創造環境,讓厭學孩子在實踐中培養興趣,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矯治厭學的心理障礙。
改善環境 愉悅心境
要改變厭學孩子對生活的態度、對學習的認識,首先就必須要改善他們所處的環境。一個好的環境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之間相互配合。社會的鼓勵、家長的關懷、教師的重視、同學的友好都有利于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消除厭學孩子被拋棄、被歧視的感覺,對學習由厭惡感、恐懼感變為愉悅感、舒適感,從而積極、主動、愉快地開始新環境中的生活、學習。
當然,對于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厭學孩子,靠以上常規性的輔導和轉化還不能根治的,家長就必須盡早請心理醫生診斷,利用醫學手段來治療厭學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