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有關問題的通知
近日,河北省人社廳、省財政廳印發了《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有關問題的通知》。職業技能提升專賬資金補貼對象是誰?培訓形式有哪些?培訓學時有何要求?您想要知道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這里都有。
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補貼對象
企業職工(含在企業工作的勞務派遣人員)、貧困家庭子女、貧困勞動力、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下崗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殘疾人、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含技工院校預備技師班和高級工班畢業生)。各地可將確有就業能力和培訓需求、未按月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的人員(年齡不設上限)納入政策范圍。
開展線上培訓具備的條件
職業技能培訓定點機構或企業的自有網站應具備條件:
(一)具有符合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專項職業能力規范或國家職業培訓課程規范的線上數字培訓資源;
(二)具備安全穩定的線上培訓技術條件;
(三)具備較為完善的線上職業培訓質量管控體系,如具備學時管控技術、學員培訓電子檔案生成技術等。
職業技能培訓定點機構或企業依托的第三方培訓平臺應具備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依法登記,已經正式運營服務的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平臺,具有規范的財務制度和管理制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社會信用良好,無違法、違紀、失信等不良行為記錄。
(二)平臺開展的線上培訓數字資源內容需符合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專項職業能力規范和國家職業培訓課程規范等要求,服務對象明確,符合職業技能培訓教學規律。
(三)平臺需具備安全穩定、師生互動的線上培訓技術條件和完善的線上職業培訓質量管控體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平臺運行終端多元化(PC客戶端、手機移動端等)、培訓方式多樣化、線上培訓人員全實名、培訓過程可記錄。
(四)積極主動接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監督管理。
培訓形式有哪些?培訓學時有何要求?
職業技能培訓定點機構和企業要根據不同職業(工種)的特點,大力開發網絡課程,通過在線直播、視頻錄播、實時互動、課中答題、課后考核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利用自有網站或第三方培訓平臺實施線上教學活動,并通過微信群、QQ群、公眾號等渠道開展輔導答疑。各職業培訓機構要根據職業(工種)的培訓標準和學時要求,制定線上培訓實施方案,積極組織教師有針對性的撰寫教學計劃、教案,幫助各類勞動者參加職業培訓。疫情期間暫停所有線下培訓。線上培訓學時原則上不高于總學時的50%。剩余課時的線下培訓待疫情結束后,按照當地的統一要求開展。
積極推廣“隨機人臉識別技術”
對培訓學員線上學習狀態進行監控
培訓機構或企業在開展培訓前要按照《關于使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有關問題的通知》有關規定,將開班申請報告、培訓人員名冊、培訓對象基本身份類證明復印件、教學計劃報當地主管部門同意后開展線上培訓。開展線上培訓必須要求學員進行實名注冊,并采取相應技術手段,加強對線上學習課時、學習狀態的管理。積極推廣“隨機人臉識別技術”對培訓學員線上學習狀態進行監控、保證線上學習課時統計的有效性。線上培訓學習課時計入培訓學員參加職業培訓的總學時。任何機構或企業不得更改培訓學員身份信息和編造線上學習課時統計等數據,并留存數據資料不少于5年,一經發現篡改或編造數據,視同騙取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資金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可根據實名注冊人數向職業技能培訓定點機構或企業預撥不高于40%的培訓補貼資金優化補貼程序。對主管部門同意開展的線上培訓,各地可根據實名注冊人數向職業技能培訓定點機構或企業預撥不高于40%的培訓補貼資金,其余補貼資金根據培訓人員參加鑒定考核取得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培訓合格證書)情況予以結算。發揮市場配置培訓資源的決定作用,對利用第三方培訓平臺開展線上培訓的,職業技能培訓定點機構和企業可按照市場規則從撥付的培訓補貼中支付相關費用。疫情期間全省職業技能鑒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一律暫停,待疫情結束后,按照當地的統一要求開展。
關注職技云學堂 了解更多相關資訊
![](/uploadfiles/image/20200927/20200927163882408240.gif)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