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欣然)天津實施新高考改革后的第一屆考生將在今年參加高考。4月2日,《天津市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實施方案》正式發布。
新高考改革后,在考試、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方面有哪些變化?考生需要注意些什么?記者對此采訪了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相關負責人。
考試科目與成績構成
據介紹,天津從2020年起,普通高校招生主要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錄取。統一高考設有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等級性考試設有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考生須從中選擇3個科目。
普通類本科院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滿分為750分。其中,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滿分均為150分,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均為100分。普通類高職(專科)院校以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為主要依據進行錄取,滿分為450分。英語科目采取一年兩考的方式,考生可選擇參加兩次考試,取其中較高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等級性考試成績在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時,每門科目成績由五等細化為21級,相鄰兩級之間的分差均為3分。
“不分文理”帶來的變化
2020年取消文理分科后,報考科類由改革前的文史類、理工類、藝術文、藝術理、體育文、體育理6個科類,變為普通類、藝術類和體育類3類。
“不分文理”后,一方面,統一高考的3門科目試卷所有考生完全一致,其中的數學科目試卷也不再區分文理。另一方面,高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特長和專業傾向,自主選擇3門等級性考試科目,多達20種組合,科目組合的選擇權掌握在學生手中,打破了過去只有文科和理科兩種選擇的局面。
志愿填報和投檔錄取
2020年高考改革后,本科批次以院校專業組(“院校+專業”)為單位進行招生錄取。院校專業組由院校根據不同專業(含專業或大類)的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要求(以下簡稱選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養需要設置,是本科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一所院校可設置若干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必須相同。
高職(專科)批次,因以統一高考3門科目成績為主要依據實施錄取,不涉及選考科目要求,故原則上仍以院校為單位進行投檔錄取。
由于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由考生從6門科目中任選3門,因此,考生的等級性考試科目不盡相同,而招生院校各專業組的選考科目要求也有所不同。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須對照院校專業組的選考科目要求,自主選擇的等級性考試科目須滿足報考院校專業組的選考科目要求。對于不限選考科目要求的院校專業組,考生在填報時沒有科目限制。考生應根據本人實際情況,結合興趣、愛好,合理選擇各批次具備填報資格的志愿,填報時應仔細閱讀相關院校的招生章程。
招生院校對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的要求
高校依據教育部和天津市有關要求,認真研究本校人才培養對高中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提前制訂了本校擬招生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選考科目要求主要分為四種:一是高校專業培養與某1門科目關聯度高的,要求為“考生必須選考該科目方可報考”;二是高校專業培養與2-3門科目有一定關聯度的,要求為“考生選考其中1門即可報考”;三是高校專業培養與2-3門科目關聯度高的,要求為“考生2-3門均須選考方可報考”;四是高校專業培養對學生學科基礎要求相對較寬的,要求為“選考科目不限”,考生在填報時無選考科目限制。
由于2020年各本科院校不同專業將提出相應的選考科目要求,且以院校專業組方式進行投檔,因此各院校也要按專業組方式編制在津本科招生計劃。院校在津公布計劃總額須具體編制到各院校專業組,院校專業組的計劃原則上須具體編制到組內各專業。
內容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