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是離貧困群眾最近、門檻最低的教育類型,是教育扶貧的有效途徑,是為廣大群眾增值賦能創造人生出彩機會的重要舉措,是點亮勞動者人生夢想的重要契機。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政治堅定、素質全面、技術過硬的技能型人才,是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普惠社會主義教育成果的重要體現之一。“十四五”時期,引導廣大勞動者立足崗位成長成才,需要更加突出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要牢記為黨培養人才的歷史使命,著重提升職業教育與技能再培訓質量,要不斷創新職業教育模式,構建人人皆學、隨時能學、終身可學的人才成長渠道,要積極主動幫扶貧困群眾,切實體現職業教育的脫貧實效。
全面提升技能人才的培養能力。新時代技能人才既要理論扎實、技能技術過硬,還要政治堅定、綜合素質全面,有理想、有擔當。要結合新形勢新任務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積極主動打破地域空間局限,開展區域協作行動,以自身優勢專業群為主線,構建中職、高職和本科教育的有機銜接,努力做到有序深造,持續發展。要著重踐行國家資歷框架制度、職教高考制度和普職融通制度,逐步構建完善技能等級評定與職業學歷融通、職業精神塑造與職業技能培養融通的途徑和方法,增強職業教育普適性,充分發揮職業教育服務于公民終身學習的應有價值。要針對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從“三教”改革入手,建立健全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德育工作機制,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的觀念。要增值賦能拓展職業教育空間、強化服務貢獻,加大職業教育價值宣傳,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社會環境,引導全社會樹立“職業人才也是人才”的正確人才觀。要為企業和社會力量進入職業教育創造條件,依法依規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構建新時代產教融合新業態。要繼續深化同先進地區和國外職業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創新提升職教治理能力,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職教體系,努力為國家培養政治合格、有志于社會主義建設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努力暢通技能人才的成長通道。完善同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新時代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構建多元化、平臺化、便捷化、終身化、特色化的職業教育與技能再培訓通道,滿足人民群眾成長成才不同階段的技能學習需求,增強廣大勞動者實現自我價值的內在驅動力,切實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和競爭力提升提供人才保障,是新時代職業教育的奮斗目標。作為職業教育戰線的工作者,要主動作為,積極創新產教融合重大平臺載體建設,大膽探索創新產教融合深度發展體制,依法依規引導社會各界投入職業教育;要利用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技術構建校企雙向培養、協同育人平臺,基于區塊鏈技術探索產業人才追溯管理系統,持續推進學校培養、企業發展、政府監管、勞動者發展需求的深度融合;要創新各層次各類職業教育模式,著力辦好職后教育,聚焦主業,發揮特色優勢,探索開展集團化辦學,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為國家發展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大力發揮職業教育的脫貧實效。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是離貧困群眾最近、門檻最低的教育類型,是教育扶貧的有效途徑,是為廣大群眾增值賦能創造人生出彩機會的重要舉措,是點亮勞動者人生夢想的重要契機。要幫助貧困群眾掌握就業技能,構建符合貧困地區經濟情況和貧困群眾知識水平的技能培訓制度,積極探索職業教育與結對幫扶深入融合機制,搭建技能培訓、脫貧就業與企業發展的協同創新管理平臺,主動深入貧困群眾、落后地區開展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強化貧困人口依托區域資源開展創新創業培訓力度,更好幫助貧困群眾掌握就業技能,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內容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